2024-09-25 10:09 瀏覽量:17046 來源:中國食品報
隨著“十一”黃金周的臨近,家宴聚餐、外出游玩成為歡度假日的關鍵詞,“舌尖上的消費”持續火熱,而餐飲老品牌則成為在外就餐消費者的選擇之一。眼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親近頗具“質價比”的餐飲老品牌。數據顯示,餐飲老品牌的消費結構愈發年輕化,30歲以下消費者占比35%。一方面,年輕人愛上尋找城市角落里的“寶藏”店鋪,打卡地方菜老牌小店、老品牌小吃成為“餐飲時尚”;另一方面,消費結構年輕化,追求健康、實用的“性價比”消費成主流。這也讓餐飲老品牌掀起了新一輪的消費熱潮。
老品牌圈粉年輕消費者
在江西南昌,每當夜幕降臨,集聚著南昌眾多本土小吃的珠寶街總是煙火升騰、人聲鼎沸,空氣中彌漫著誘人的香氣。即使天氣炎熱,也擋不住食客出門尋找美食的腳步。這里逐漸成為游客來南昌的熱門“打卡地”。
“章記夫妻煎餅”店是珠寶街中的一家老店。一位從廣東深圳來南昌旅游的消費者表示,這里的煎餅金黃酥軟,外皮很薄,完全沒有油膩感。“聽說珠寶街是南昌的地道美食街,有很多地道的小吃,一到南昌就直奔珠寶街,感受當地的老品牌,體驗一座城市的人文和煙火氣息。”
小鄧臭豆腐店也是門庭若市,既有從外地慕名而來打卡的游客,也有常來光顧的忠實食客。“臭豆腐有黑白兩種,調味料鮮辣爽口,每次路過,我都會買一盒帶回家。”一位本地食客表示,“近幾年,越來越多老品牌店鋪走入大家視野,在促進旅游業發展的同時宣傳了南昌傳統文化,非常有意義。”
無獨有偶,在四川成都,餐飲老品牌同樣吸引著天南地北的年輕人紛至沓來。
“來成都第一件事肯定是吃火鍋,在大眾點評上收藏了不少火鍋店。”從北京前往成都旅行的95后陳女士一下飛機就直奔小關廟附近的羅二火鍋。作為本地人日常光顧的店鋪,羅二火鍋裝修極具市井煙火氣息,顧客一起坐在傳統大院里涮火鍋,半夜也熱鬧至極。
始于清末的百年老字號鐘水餃,位于成都人民公園附近。不少外地年輕游客跟著本地人一起坐在鶴鳴茶社,喝一杯蓋碗茶,再點上一碗鐘水餃,切身體會成都人的松弛感。“每逢過節,很多年輕人拎著行李箱就到店里了。”門店服務員表示,“很多顧客到店后都是到網上買套餐消費,套餐也基本覆蓋了目前店里的招牌。”
在遼寧沈陽,約一半的餐飲老店開啟小吃快餐售賣,適配年輕人逛吃場景。在逛中山路citywalk、老北市時,經常會看到年輕人手捧著老北市黏食“逛吃”。驢打滾、五花糕、油炸糕……在老北市黏食門店里,年輕人排隊購買“新中式”美食已成常態,甚至有外地游客在社交平臺上求代購。老字號鹿鳴春開出的食品店里,澄沙包、鹿鳴春香雞等特色小吃,同樣受到廣大年輕消費者的追捧。
“質價比”成為餐飲老品牌“翻紅”優勢
餐飲老品牌“翻紅”背后,是什么在吸引年輕消費者?“皮薄餡大,咬一口就能吃出來里面的肉非常新鮮。”沈陽一位消費者表示,他經常去吃馬家燒麥,老品牌的食材和技藝,讓他十分安心。多名年輕消費者也表示,同樣是一頓飯花二三十元,他們更愿意選擇保質保量、有傳統特色的老品牌,更具有“質價比”的健康理性消費,成為年輕人餐飲消費的趨勢。
年輕人追求的“質價比”,是用更實惠的價格購買老牌餐飲的品質服務。應市場需要,不少餐飲老品牌開始轉型,競相推出適合工作日“一人食”的菜品。比如,烤鴨的傳統消費場景是全家人堂食,但在美團外賣上,可以輕易找到金百萬、大鴨梨,甚至南京大排檔的“烤鴨單人套餐”,售價均在30元上下,吸引了很多年輕消費者下單。
調查顯示,年輕人更喜歡在外賣平臺尋找老品牌平價食堂。為此,很多餐飲老品牌在升級線下菜品和服務的同時,積極借助本地零售平臺觸達年輕消費者、拓寬銷售渠道。
擁有近百年歷史的成都老字號盤飱市,上線美團神搶手直播后,外賣訂單月售超3000單;都江堰下的土灶人家·柴火雞也在美團直播間上線套餐,借直播觸及年輕消費者。上海鴻壽坊內大壺春門店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門店的消費客流中,年輕人占比超過了一半。在工作日的午餐時段,白領使用外賣點餐的數量日漸增多。“每逢午市,線下的堂口和線上外賣訂單一起過來,店里時常應接不暇。”
業內人士分析稱,當下年輕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健康、平價消費,因此餐飲老品牌也不斷創新服務、研發新品,以健康美味的菜品收獲年輕人的喜愛,帶動“老餐館排隊熱”,符合餐飲“質價比”消費的大趨勢。老字號企業通過數字化轉型,有效拓展經營新模式,提供高品質新供給,讓年輕消費者用入門級的錢享受高品質服務,既擴大了消費客群又提升了營業收入,同時也為本地餐飲消費活力的進一步釋放提供動能。
主打文化體驗吸引年輕消費者
“來南昌之前一定要收藏這15家必吃的老店”“細數一些南昌吃過5次以上的老品牌”“南昌哪里有地道的美食,求推薦”……在小紅書等平臺,搜索“老南昌小吃”,有不少年輕人發布尋找或分享南昌老品牌的帖子,他們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探訪店鋪的心得,還與網友們一起探討老店鋪的文化內涵與傳承。
如今,許多游客在追求物質消費的同時,更加注重文化體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在小紅書、大眾點評等社交媒體平臺尋找老品牌餐飲,去市井小巷挖掘“寶藏”店鋪。
有消費者表示,每次旅游之前會在網上收藏很多當地地道美食。雖然平常外出旅游,大部分人喜歡嘗試網紅美食,但他更愿意去了解一下當地的老味道。老品牌是一個城市文化的沉淀,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精湛的烹飪技藝,也見證了一座城市的歲月變遷。而在社交平臺上尋找年代較久的老品牌店鋪,這樣對于時間不充裕的外地游客來說可以減少試錯的成本和概率,也能有更好的游玩體驗。
業內人士分析稱,餐飲老品牌的“翻紅”背后,其實是餐飲文化傳承創新,以及線上線下服務消費者多場景需求的迭代。“國潮”元素在餐飲業其實由來已久,很多老品牌堅持創新,讓消費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更感受傳統文化韻味。年輕人節假日探尋餐飲老店是滿足好奇心,工作日點老牌餐飲外賣則是圖一個安心加穩定,這些消費行為也在推動餐飲老品牌向年輕市場轉型。餐飲老品牌不僅在菜品口味上持續創新,還在借助線上平臺增加本地供給、拓寬餐飲新場景,從而更快地觸達具有消費潛力的年輕消費者。
(本報綜合整理)
《中國食品報》(2024年09月25日07版)
上一篇:布魯塞爾2024發布:中國摘得284枚獎牌,其中大金獎15枚!
下一篇:共探奶業綠色低碳發展道路 奶業低碳生態聯合體在京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