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0 12:10 瀏覽量:27703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訊 (葉青)今年在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國際門戶樞紐城市和世界城市,為處于歷史性窗口期的成都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深度融入“一帶一路”,與世界互聯互通,成都正在全面提升新經濟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強化最適宜新經濟發展城市的全球品牌效應,全面對接歐洲的創新資源,對話歐洲國家創新城市、生態集群、技術團隊、創意人才、先鋒企業,分享新經濟發展成果,探尋新經濟的成長路徑。9月19日上午,第十三屆中國—歐盟投資貿易科技合作洽談會(“歐洽會”)在成都高新區盛大開幕。在中歐新經濟高峰論壇上,我們來領略演講嘉賓們的新智慧。洪泰智造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喬會君博士演講。
成都早上好,大熊貓們也早上好。
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所理解的新經濟和我所理解的創新。我走了中國大概15個GDP一萬億以上的城市,跟這些城市主抓經濟的領導做過核心的交流,有一個很明確的感受是,只有重視創新的城市才是有活力的,只有主抓創新的領導才是有前途的。
專利技術是衡量一個國家創新的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們知道,2017年中國總共申請了138萬項的專利,整個歐洲申請了600多萬的專利,整個歐洲的專利大概是15.6萬項左右。創新的活力在專利技術上體現得非常的明顯,截止今天中國總共有2700萬項的專利,科技創新才是真正推動一個國家、城市、一個區域、一個企業前行的最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在專利、科技創新、研發的投入之上,反映一個地區經濟活力的還有一個相對來講比較明顯的指標就是獨角獸企業的數量。中國的獨角獸數量在2018年的時候我們已經遙遙超過美國。
我們看到全球創新指數歐洲國家是遙遙領先的,瑞士、瑞典一直是排在第一第二。歐洲國家有很好的教育和研究體系,但是歐洲比較擅長的是什么?我們從零到一的研發,中國有很好的供應鏈體系、生產體系,中國有非常非常強大的消費的市場,這是我們跟歐洲之間合作的最大的互補和共識。
所以我們也希望通過中歐洽談會,能夠更加促進中國和歐洲之間的貿易合作,經濟的合作,以及更重要的創新的合作。歐洲比較擅長從零到一,中國也有2700萬項的專利,更重要的我們如何從這個創新實驗室里走出來,如何讓歐洲的創新在中國得以應用,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我們要做的是讓歐洲的創新從樣品變成產品,從產品變成商品,應用在整個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市場。
新時代最重要的一個指標就是創新,就是新經濟和新科技。在人工智能的這個行業里面,中國的專利數據,中國的專利所有的數據占據了全球15%的份額,在區塊鏈這個行業,我們知道有一家叫比特大陸,去年一年的凈利潤超過了30億美金,這就是新經濟帶給我們的不可思議的活力和創造力。
我們看到的未來是什么?我們看到的未來是人工智能、是半導體、區塊鏈,是新的消費的活力,是萬物互聯,核心的在我們看到的未來只有兩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人工智能和區塊鏈。人工智能在圖象識別、深度學習、醫療機器人、語音語義的理解,在混合現實、無人駕駛在腦機的接口,動力機器人,我們認為最終人類的走向將會是人工智能,對我們整個生物文明的改變,將會把生物文明和機器文明融為一體。區塊鏈將會改變的是企業的組織,改變的是現有的組織架構。包括我們今天的公司形態,包括我們各種組織的形態,甚至于包括我們今天政府的組織架構都會發生非常深刻影響。
未來充滿了很多的不確定性,我們如何在這種不確定性的范圍之內去預言去預判一個新的世界?那是我們作為新經濟、新時代,我們立志于在新經濟和新時代里面發揮我們個人很強的推動力的這些人需要思考的問題。(演講內容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