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6 13:56 瀏覽量:22368 來源:中國食品網
在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的前夕,2月17日,中共成都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中共成都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下發文件《關于印發2024年度鄉村振興專家人才“組團式”巡回服務工作優秀團隊及成員名單的通知》(成委農辦[2025]7號);成都大學劉達玉教授(龍泉團)、王新惠教授(雙流團)帶領的農業專家服務團,分別榮獲2024年度鄉村振興專家人才“組團式巡回服務工作優秀團隊”稱號。2024年,成都市創新實施鄉村振興專家人才“組團式”巡回服務工作,探索“綜合服務團+專項服務團+本地服務團”三級聯動模式,構建形成“5+8+N”巡回服務體系;全市鄉村振興專家人才“組團式”巡回服務工作動員部署后,成都大學專家在學校領導、龍泉驛和雙流農業農村局領導的支持下,迅速組建團隊,聯合全市農業產業鏈相關專家、當地基層農業專家,研究制定了龍泉驛區、雙流區的鄉村振興細化工作方案。
在鄉村振興“組團式”巡回服務中,團隊拆除思想籬笆,打破條塊分割,堅持現代都市農業的發展理念,做到一二三產業協同,種加銷全鏈條貫通,農商文旅融合發展;團隊不斷完善科技服務頂層設計,以雙流、龍泉平原土地為重點,推進成都天府糧倉打造,推進藏糧于地與藏糧于技,農商文旅協同提高效益;以龍泉山脈的坡地為重點,落實大食物觀的指示精神,創建龍泉四季水果周年均衡供應的成都模式;以雙流、龍泉農畜產品加工為重點,聚焦川菜工業化與菜籃子工程,助力成都美食之都建設。團隊推動了農畜產品加工與種養的高度銜接,市場決定加工,加工決定種養,創建了反向設置農業種養方案的發展模式,從而拉動農業種養前端的發展;與城市菜籃子工程緊密結合,面向人們的一日三餐與美味方便,推廣了肉品冷鏈物流同步排酸、川菜工業化柔性殺菌、預制川菜熱鏈物流等專有技術,形成了產業化的豬牛羊、水產禽兔等美食爆款產品,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反向拉動了農業原料基地的建設。按照全市巡回指導的新要求,服務績效顯著提高,構建了“農業基地—加工增值—餐桌消費”全產業鏈模式,實現了農畜產品快速增值變現,科技賦能特色品牌場景的打造,深受地方農業基地與農戶的歡迎。
在農業技術服務與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本年度團隊深入鄉村基層,圍繞農業種植的難點堵點,推廣了水稻種植新技術、水稻化肥減量技術、水稻重金屬減量化技術、綠色雜糧種植技術、秸稈肥料化原位還田技術、水蜜桃雨季落果與防霉控制技術等,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團隊大膽嘗試無人機飛防技術,通過精準施藥,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防治效率,既保障了糧食生產安全,又兼顧了當地特色產業的發展,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經過一年的努力,項目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化肥施用量減少了58%,農藥施用量更是減少了90%,人工投入也大幅下降。與此同時,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實現了雙重提升,水稻畝產量增加了28.3%,稻谷千粒重提高了18.4%,柑橘總產量增長了20%;更為關鍵的是,農產品的品質得到了顯著改善,稻谷的糙米率、精米率增加,柑橘的果皮硬度增強,浮皮現象減少,果實糖分增加,市場競爭力大幅提升。本年度總共轉化省級獲獎成果4項、轉化授權發明專利技術7項,制定標準4項,組織培訓基層人員2086人,前期已獲國家級和省級媒體報道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