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1 09:19 瀏覽量:16026 來源:中國食品網
5月19日,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股東大會在茅臺會議中心大禮堂召開。 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德芹主持會議。
大會審議了《2024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2024年度監事會工作報告》《2024年度獨立董事述職報告》《2024年年度報告(全文及摘要)》《2024年度財務決算報告》《2024年度利潤分配方案》《2025年度財務預算方案》《關于選舉董事的議案》等9項議案,并以現場投票和網絡投票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了表決。
行業現狀,茅臺如何應對?
張德芹真誠感謝投資者對茅臺的認可,選擇茅臺,投資茅臺;真誠感謝投資者一直以來對茅臺的包容和理解;真誠感謝投資者不辭辛勞來到這大山深處、赤水河畔,為茅臺發展出謀劃策。茅臺是大家投資的股份制上市公司;是黨和國家領導的國有企業;是幾代茅臺人和大山里百萬父老鄉親辛勤耕耘、百般呵護的企業。茅臺從這大山深處走向世界,一路艱辛有很多不易。張德芹請求大家對茅臺這個品牌、這個企業多一份關愛,多一份維護。
“三個相信”與投資者分享
他認為,應該讓中國白酒回歸初心,并表示,“以之成禮、以之養老、以之成歡”就是初心。面對消費場景的改變,投資者有擔憂,茅臺經營團隊很理解,但請大家相信茅臺的質量、文化、根基不會動搖;相信茅臺的創新能力、自我調節能力不會倒退;相信茅臺的服務意識、服務能力不會掉隊。只要度過這個周期,就會讓茅臺這個民族品牌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不辜負各位投資者的期望,擔當起更大的責任。
——關于茅臺的質量。
張德芹表示,“質量是生命之魂”是全體茅臺人的質量信仰,也是上級組織對茅臺的底線要求。在一代又一代茅臺人的堅守傳承中,視質量為生命的理念,早已深深烙進茅臺人的骨子里,無論是茅臺的決策者、管理者還是員工,都始終堅持“質量是生命之魂”,茅臺也有責任、有能力守護好、傳承好。
——關于茅臺的文化。
張德芹表示,茅臺的文化基因包含了酒以成歡,酒以盡孝。2024年,茅臺發布了《茅臺玖章》,提出對“品質、品牌、工藝、文化、環境、原料”核心競爭力的堅守;提出對“順天敬人 明理厚德”企業價值觀的尊崇和實踐;倡導理性飲酒、和美家庭。企業文化是企業的根,根深才能葉茂。
——關于茅臺的自我調節能力、創新能力。
會議現場,張德芹與投資者一道回顧了茅臺十幾年來在市場經濟環境中面對各種困境,所展現出來的自我調節能力、創新能力:1988年,面對市場低迷,茅臺采取了積極的銷售策略,打出了廣告宣傳,并建立了市場;1998年,面對亞洲金融危機等多種因素影響,茅臺組建了銷售團隊開拓市場,構建了茅臺的經銷體系;2008年,面對全球金融危機,茅臺更加注重品牌張力的彰顯,堅持系統梳理和明確產品定位,保持定力,并與其他品牌拉開差距,進一步完善了茅臺的營銷體系;2012年,也是面對市場低迷,茅臺積極布局新營銷渠道,改變營銷方式,為市場拓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關于服務體系。
張德芹表示,茅臺在很多營銷會議上都強調過,從董事長、總經理到一線的營銷人員,都是給消費者做服務的。過去的一年,茅臺的高管走遍了全國市場和部分海外市場,認真聽取了消費者、經銷商心聲,不斷調整營銷策略。下一步,茅臺會進一步完善服務體系。張德芹還邀請投資者參加茅臺即將舉辦的2025年茅友嘉年華,對茅臺給予消費者的服務與尊重進行指導。
每一次市場變化,茅臺人都能夠從容面對現實,并快速調節以順應市場,且都在營銷、品牌上實現了質的飛躍。張德芹表示,從2024年開始,茅臺在省委省政府“賣酒向賣生活方式轉變”的指導下,從消費群體、消費場景、消費方式轉移入手,積極打造新的營銷模式,共同致力于“中國茅臺·喜樂萬家,世界茅臺·香飄世界”的美好生活。
深度調整,茅臺如何穿越周期?
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代總經理王莉王莉在大會上給出了茅臺路徑。她認為,茅臺要穿越本輪周期,首先要客觀理性認識本輪周期。她表示,本輪周期具有宏觀經濟周期、中觀行業周期、微觀茅臺酒自身周期“三期疊加”的核心特征。
關鍵是做好兩個方面。
一方面,要保持堅定的信心和定力。信心來源于“三個基本支撐”,即中國經濟向好發展的信心沒有變、茅臺強大的品牌價值認同沒有變、茅臺酒卓越品質的稀缺性獨特性沒有變。定力則來源于茅臺歷經70余年,成功穿越多輪周期形成的韌性支撐。重點在于對品質和品牌的矢志不渝,以及近三十年深耕形成的渠道體系。
另一方面,在于高效科學執行近期、中期、長期戰略舉措。近期舉措,是做好市場營銷,維護市場穩定。中期舉措,是聚焦國際化和年輕化。國際化戰略重點在于從產品出口到產品、服務、品牌、文化的出海,再到成為一家具有國際化價值創造能力的公司的“三步走”戰略。年輕化重點聚焦活力、創新和包容,“活力”在于茅臺自身要始終能夠順應時代發展趨勢,通過組織變革、創新驅動、不斷學習等保持發展活力;“創新”則聚焦科技創新、產品創新和場景創新,并處理好傳承與創新的關系;“包容”是保持對時代趨勢、消費者需求變化的洞察力和敏捷性,用包容的態度去尊重不同生命階段的獨特價值。
長期舉措,是構建更有韌性的生態系統。與顧客構建情感鏈接,向股東與投資者傳遞信心,對員工不僅“待遇留人”、更“價值留人”,與合作伙伴與供應商構建“共生、共贏、有韌性”的產業鏈,遵循政府與監管機構要求,與各兄弟酒企一道、共同推動白酒行業形成良好的產業生態,對社會公眾持續推動公益行動體系化、品牌化,讓“民族品牌”有溫度、有擔當。
具體落地,就是圍繞保持企業文化先進性、戰略適配性、供應鏈韌性、市場應變能力、員工凝聚力和向心力、培養企業“真善美”品牌等六個方面,建設更有韌性的生態系統,積極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持續為各相關方創造價值,與相關方一起為國家、社會、民族創造更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