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8 13:22 瀏覽量:14162 來源:中國食品網
在中華傳統節日的璀璨星河中,端午節宛如一顆耀眼的明珠,承載著千年的文化底蘊與民俗風情。每到農歷五月初五,華夏大地便沉浸在一片熱鬧祥和的節日氛圍中,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這些習俗如同一條條絲線,編織出一幅絢麗多彩的端午畫卷。然而,您可知道,在這傳統節日里,有一種美酒正悄然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它就是雁門州黃酒。
端午與黃酒的不解之緣
端午節,不僅是一個紀念屈原的節日,更是一個驅邪祈福的日子。在古代,人們就有在端午飲用雄黃酒的習俗,以驅邪避瘟、殺菌防病。雖然如今出于健康考慮,飲用雄黃酒的人越來越少,但黃酒與端午的緣分卻從未斷絕。
黃酒,在中國文化中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它是情感的寄托,是社交的媒介,更是文化的載體。而在端午這個特殊的節日里,黃酒更是增添了一份別樣的韻味。親朋好友相聚一堂,舉杯共飲,在酒香中感受節日的歡樂與溫馨。
雁門州黃酒,千年傳承的佳釀
雁門州黃酒,源自山西代縣,這里是“胡服騎射”的實踐地、“和親政策”的起源地、“雁門之變”的發生地、“克用復唐”的起兵地、“楊家將御遼”的鎮守地,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雁門州黃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千年前,宋代張能臣在《酒名記》中將“金波”“瓊酥”位列其中,金代禮部尚書趙秉文更是留下了“金波曾醉雁門州,端有人間六月秋”的名句。歷經歲月的洗禮,雁門州黃酒依然保持著傳統的釀造工藝,代代相傳,成為了北方黃酒的代表之一。
獨特的釀造工藝
雁門州黃酒采用典型的北方釀造工藝,以當地特有的黍米為主要原料。代縣地處北緯38度“黃金種植帶”,光照長,溫差大,孕育了品質優良的黍米。這些黍米顆粒飽滿,色澤金黃,粘度較高,營養豐富,為釀造出高品質的黃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除了黍米純釀黃酒外,雁門州黃酒還輔以紅棗、蜂蜜等輔料的產品,為女士朋友增加了更多風味,以雁門滹沱河深層水加之祖輩傳承下來的工藝釀造。整個釀造過程需經過浸米、蒸煮、攤涼、拌曲、前發酵、打耙、后發酵、壓榨、煎酒、封缸等十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嚴格的要求,全憑經驗豐富的技工操作,憑目觀、手感及鼻聞來控制。
其中,后發酵期長達180天左右,這使得酒性更為柔和,口感更加醇厚。經過漫長的發酵和陳釀,雁門州黃酒色澤金黃,溫和醇香,清晰透明,甘甜適口,味道鮮美,富含28種氨基酸,被譽為“液體蛋糕”。雁門州黃酒不僅口感醇厚,還具有豐富的營養,好處多的不言而喻。
端午佳節,與雁門州黃酒共赴美好時光
在端午這個特殊的節日里,與親朋好友一起品嘗雁門州黃酒,無疑是一種美妙的享受。
當您在賽龍舟現場為健兒們加油助威后,回到家中,來上一杯微甜爽口的雁門州黃酒,既能驅散身上的濕氣,又能緩解疲勞,讓您倍感舒適。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品嘗著美味的粽子,再配上幾杯雁門州黃酒,在酒香粽香中,感受著濃濃的親情和節日的氛圍。此時,酒不再僅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情感的紐帶,將家人的心緊緊相連。
如果您喜歡創新的飲用方式,還可以嘗試在雁門州黃酒中加入枸杞、話梅、檸檬等,調制出屬于自己的獨特飲品。在炎熱的端午時節,來上一杯加了冰塊和蘇打水的雁門州黃酒,清爽可口,防暑去濕,讓您瞬間感受到夏日的清涼。
雁門州黃酒,承載著千年的歷史文化,傳承著古老的釀造工藝,以其獨特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價值,成為了端午佳節的最佳伴侶。
在這個端午節,不妨放下手中的飲料和啤酒,選擇一杯雁門州黃酒,與親朋好友一起,在酒香中感受傳統節日的魅力,開啟一場味覺與文化的盛宴。讓我們共同舉杯,為美好的生活,為傳統的傳承,干杯!(國酒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