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1 09:40 瀏覽量:19849 來源:中國酒莊網
原創/寬窄研究院
在白酒行業深度調整期,消費疲軟、價格倒掛、庫存高壓等多座“大山”壓得許多酒企喘不過氣,但清香龍頭山西汾酒卻逆勢向前,跑出“汾酒加速度”。2024年,汾酒以360.11億營收成功躋身中國白酒前三,“茅五汾”時代正式開啟。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從6000年釀造史的深厚底蘊到極致釀造的品質基因,從活態文化的品牌塑造到勢如破竹的復興征程,承載中國酒魂的汾酒于傳承中創新,撥動白酒行業的大清香浪潮。
穿越六千年的第一縷清香
位于黃土高原上的山西,汾河自北向南流淌貫通,華夏文明、黃河文明、晉商文化在此繁衍交織,悠遠而燦爛。歷經千年時光耕耘的文明沃土,孕育“國酒之源、清香之祖”——山西汾酒,以6000年釀造史、1500年名酒史、800年蒸餾酒史、300年品牌史,渲染出中國白酒歷史畫卷的獨特色彩,于厚重與暗香中回溯。
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山西杏花村誕生了“中國第一縷清香”。杏花村先民們用“小口尖底甕”釀造出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人工谷物酒,從此開啟杏花村6000年不間斷釀酒史。
殷商時期,以“鬯(chàng)”為代表的中國露酒起源,先后采用釀造法、冷浸法、熱浸法等露酒工藝。竹葉青酒是中國最早露酒工藝的唯一直接繼承者。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谷物酒大多處于濁酒水平,而杏花村人通過改造釀酒技術,不斷提升“酒曲糖化發酵”能力,釀造出酒香醇正、甘醇爽口的清酒,因產于汾州,故稱“汾清酒”。
1500年前,北齊武成帝高湛在晉陽喝到汾酒后大為贊賞,在給侄兒河南康舒王高孝瑜的書信中寫道“吾飲汾清二杯,勸汝于鄴酌兩杯”,汾清酒在當時已是宮廷御酒,后成為唯一被載入二十四史《北齊書》的國家名酒。
隋唐時期,杏花村酒匠在汾清酒的基礎上,用干料攪拌、釀造、壓榨創造出“干和(huò)酒”,實現了酒精度由低到較高的轉變,形成了現代白酒固態制曲、固態發酵的雛形。隋代至元代,杏花村酒被稱作“干和(huò)酒”“干釀酒”或“干榨酒”,奠定了現代白酒的基本工藝。
晚唐時期,大詩人杜牧在從并州(今太原)返回長安時路過汾州,杏花村美酒激發了其創作靈感,寫下了千古名篇“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讓山西杏花村和汾酒因此家喻戶曉,成就了汾酒歷史上的又一次輝煌。
宋朝名士張能臣在其《酒名記》中記載天下美酒:汾州甘露堂最有名。杏花村汾酒老作坊便是北宋名店“甘露堂”遺址。著名藥物學家李時珍在其《本草綱目》中記載的白酒釀造工藝“和曲釀甕中”“以甑蒸取”,說的正是杏花村汾酒的釀造工藝。
康熙四十六年,清代吏部尚書宋犖邀約當世著名詩人舉辦“中國汾酒詩會”,飲酒作詩30余首,對汾酒給予高度評價,后被載入《四庫全書》。這是汾酒備受文人雅士推崇的標志之一,也是作為中國白酒首個獨立品牌的光榮綻放,汾酒由此開啟了300年的品牌史。
伴隨著晉商的腳步,杏花村的白酒釀造工藝被廣泛傳播,奠定了中國白酒的基本格局。1915年,山西杏花村“義泉泳”酒坊選送的山西高粱汾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甲等大獎章,成為獲此殊榮的唯一中國白酒品牌。
1949年,山西杏花村汾酒廠成立,汾酒、竹葉青酒成為新中國第一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和開國大典國宴用酒。1952年至1989年共舉辦五屆全國評酒會,汾酒五次蟬聯“中國名酒”稱號,竹葉青酒連續三次榮獲“中國名酒”稱號。第一次全國評酒會上,汾酒名列第一。
1991年,杏花村汾酒廠躍居全國最大工業企業第92位,名列全國食品飲料行業榜首,被稱為“汾老大”。后經歷了萬噸汾酒技改工程、酒廠改組、多次擴建等,汾酒進一步發展壯大。
1994年1月,山西汾酒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上市。山西杏花村汾酒廠股份有限公司成為山西省第一家公開發行上市的股份制企業,也是國內白酒企業第一家上市公司。同年,汾酒開始研發青花汾酒,經過三年設計與研發正式上市。
1997年,“杏花村”商標被國家工商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2006年,杏花村汾酒作坊遺址被評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20年入選第四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2006年,杏花村汾酒釀制技藝被列入我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17年11月,汾酒文化景區入選“全國十大工業旅游示范基地”。
創造了白酒發展史上多個“第一”的汾酒,憑借悠久的釀造歷史、精湛的釀造技藝、卓越的清香品質,成就“中國白酒產業的奠基者、傳承中國白酒文化的火炬手、中國白酒釀造技藝的教科書、見證中國白酒發展歷史的活化石”的美譽,獨具芬芳。
糧心匠心耕耘下的極致美酒
文化底蘊,展現品牌的高度與溫度,而品質作為酒企的生命線,是品牌深度與厚度的堅實支撐,更是其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基石。
身處白酒市場“不缺酒但長期缺好酒”的時代,山西汾酒秉承“高品質決定一切,高品質高于一切”的理念,傳承一代代汾酒釀酒師對技藝的不懈追求與工匠精神,踐行“釀好酒、儲老酒、售美酒”的長期主義品質路線,將“極致釀造”刻進汾酒基因。
建立“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品質管控體系,發布并執行嚴于國際標準的汾酒內控標準,匠心傳承清香型汾酒傳統釀造非遺工藝,智能科技創新推動優化升級,以綠色原糧基地與綠色工廠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從一粒糧食到一滴美酒的每一處細節,汾酒以韌性堅守“品質為基”的初心,釀造“最干凈、最純正、最健康、最文化”的汾酒。
糧為酒之本。作為中國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汾酒以高粱、大麥、豌豆、水為原料,“至純、至清、至凈”的釀造目標讓其對生產原料的品質要求更加苛刻。對于汾酒而言,綠色原糧基地是汾酒生產的第一車間,是推動汾酒高質量發展的起始點。
“測天下吉壤為我所種,匯天下好糧為我所用。”自2009年起,汾酒在行業率先將糧食基地建設納入企業發展戰略規劃,并在10多年間持續強化綠色原糧基地布局,目前在山西、東北、內蒙、甘肅、河北等地擁有140余萬畝原糧種植基地。
在默默耕耘綠色原料基地的同時,山西汾酒還通過舉辦“走進汾酒第一車間”等活動,將種植概況、源頭品質的面貌果敢對外展現。自2021年開始,全國主流媒體先后走進山西沁縣高粱基地、甘肅山丹馬場大麥基地、河北張北豌豆種植基地、山西汾陽高粱基地,如今已成為中國白酒行業矚目的大型品質IP。
從源頭把好質量關的決心,釀造優質好酒的“糧心”,“匠心耕耘、糧為酒魂”的初心,都凝聚成汾酒打造生態清香的信心與底氣。
以高粱為料,以大麥、豌豆制成大曲,選取840米深的地下巖溶水,沿用傳統的固態地缸分離發酵法,采取“清蒸二次清”蒸餾……汾酒釀造技藝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僅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也是汾酒匠心精神的集中體現。
在原料基礎上,汾酒不斷傳承并創新古法釀造技藝,將傳統精粹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不僅保留了汾酒的傳統風味,更賦予了其更加卓越的品質特性。此外,汾酒還建立了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對每一瓶出廠的汾酒都進行嚴格的品質檢測,確保每一滴酒都達到最佳狀態。
同時,山西汾酒全方位強化釀酒生產“三基”工作,原酒整體質量指標同比持續提升,不斷推進成品包裝精益化管理。持續推動“第一車間”建設,擴大原糧基地規模,推動“杏花村汾酒”專業鎮做強做大,2030技改原酒產儲能擴建項目(一期)8#陶壇庫封頂。
與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等單位機構合作開展原糧品質標準研究、新品種選育推廣、科學種植等工作;率先在行業內實施“質量管理規定”,發布《汾酒質量提升白皮書》及《產品質量監控總圖》;建立健全人才保障制度打造科創人才引育高地,努力打造行業領先的科研中心;生產技術一體化、極致化、標準化……
每一滴酒液的醇香,都昭示著山西汾酒“以匠心筑夢,以品質贏未來”的承諾;每一道工序的精進,都是汾酒對消費者信賴的深情回應。智慧而堅韌的清香龍頭,以領航者的姿態引領著中國白酒行業朝高質量方向破浪前行。
文化活態傳承賦能品牌鍛造
酒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白酒走向國際的重要歷史文化資源。歷史的厚重與時代的革新碰撞,賦予中國白酒頑強而旺盛的生命力,這是文化勢能的積累與品牌價值的躍升同頻共振的結果。
在酒業消費持續升級中,汾酒植根于千年文化基因的活態傳承與品牌價值的深度鍛造,以“中國酒魂、活態為魂”為重要標簽與定位,以傳承創新為牽引,構建起堅實的品牌護城河,同時向外輸出“東方飲用哲學”,爭做中國白酒“走出去”的引領者和推動者。
發起于2016年的汾酒封藏大典,從最初的傳統儀式復原,逐步演變為集文化展演、產品創新、產業聯動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IP。這個中國酒業最具影響力的文化盛典之一,以“活起來”的文化賦能品牌高度,打造汾酒范本。
“敬天、愛人、傳承”的文化內核被具象化為天地人的三維敘事;在杏花村遺址數字展館中通過VR技術見證高粱從田間到車間的6000年進化史;在非遺工坊體驗區觀摩“清蒸二次清”的古法釀造、定制酒壇封泥印章……2024年的封藏大典打造沉浸式文化體驗,從行業盛會轉型為全民參與的文化嘉年華。
近年來,汾酒還連續舉辦了八屆“杏花節”,通過設置汾酒品評、清香市集、非遺體驗、旅拍打卡、追尋汾酒記憶、古法釀酒體驗、雞尾酒調制、博物館劇本殺等沉浸式體驗場景,用“老味道”與“新表達”的新穎玩法,讓消費者感受到喝汾酒有趣有料好玩。
杏花村遺址、汾酒老作坊博物館、汾酒文化博物館等,全面展示了杏花村的釀酒史、中國酒文化的風采。在汾酒博物館“時空品鑒廳”里,對比品飲不同窖齡的原漿酒;在汾酒文化產業園,分散的遺址、作坊、博物館串聯成完整的文化景觀帶。
與知名導演賈樟柯打造懷舊故事短片《我與汾酒》;與京劇團體推出聯名文創產品;與五大名窯跨界合作,開發聯名酒器;在《中國書法大會》第二季,創新運用VR/AR技術融合“書法筆觸+釀酒匠心”;在漢藏文化交流盛典中發布青花汾酒30·西藏文創產品;與山西男籃、女籃持續15年合作,冠名球隊、打造主題球迷活動、開發籃球紀念酒……
通過與影視、文學、體育等多元領域跨界合作,汾酒集團拓展文化表達維度,構建起傳統與現代的對話空間,印證“文化是品牌的根基,是連接消費者情感的紐帶”這一發展真諦。
而在拓寬市場邊界的同時,汾酒也實現了品牌形象的年輕化轉型與全球化傳播。汾酒以超高性價比和23億次現象級傳播征服年輕人,從玻汾的口糧酒之王到青花20的百億單品,再到杏花節的沉浸體驗,讓白酒成為時尚生活的代名詞。
通過亮相各類國家級活動、以文化跨界賦能出海交流、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標準體系等舉措,汾酒集團將“清蒸二次清”的工藝智慧、“借問酒家何處有”的文化意境傳遞給世界。目前,汾酒已構建起覆蓋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銷售網絡,發展了80余家海外經銷商、180多家免稅店和中國離境免稅店,其全球化布局的深度與廣度在白酒行業中居于前列。
在2024年《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單中,汾酒集團以963.38億元的品牌價值穩居酒類品牌前列。其作為中國老字號長盛不衰的背后,是傳統文化“活化”的乘法效應,是“文化可感知化”的體驗認同。
汾酒加速度引領復興新高度
在白酒行業深度調整期,消費疲軟、價格倒掛、庫存高壓等多座“大山”壓得許多酒企喘不過氣,但汾酒卻逆勢向前,跑出“汾酒加速度”。
2025年4月30日,山西汾酒披露2024年年度報告和2025年一季度報:2024年實現營業收入360.11億元,同比增長12.7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2.43億元,同比增長17.29%;2025年一季度營業收入165.22億元,同比增長7.72%,一季度凈利潤66.48億元,同比增長6.15%。這份年報既是汾酒高端化突圍的動員令,也是全國化攻堅的捷報。
2024年,汾酒成功躋身中國白酒上市公司前三強,與茅臺、五糧液共同構筑起醬香、濃香、清香“三足鼎立”的白酒市場新格局。“茅五汾”時代的到來,讓業界意識到“名酒勢能、清香勢能、汾酒勢能”的勢不可擋,汾酒復興、清香復興正在邁向新高度。
2022年5月,山西汾酒公布了汾酒復興綱領,提出“全方位推動汾酒高質量發展、又好又快地扎根中國酒業第一方陣”。2022-2024年為第一階段,是汾酒復興的發展轉型期和管理升級期。自此,汾酒集團便以“復興”之名在行業乘風破浪。
從2019年營收突破百億大關,2022年營收262.14億元升為第四,到2023年營收突破300億元,再到2024年的行業前三,5年躍3關的汾酒,一路勢如破竹。從“汾酒速度”到“汾酒加速度”的背后,是山西汾酒產品結構提質增勢、高端化和全國化布局、活化清香白酒文化底蘊、品牌全球化發展的不懈努力。
山西汾酒構筑了“汾”、“竹葉青”、“杏花村”三大品牌 “一體兩翼”的品牌發展戰略。在“汾”酒核心品牌下,著力打造四大單品,即青花30系列、青花20系列、老白汾系列、玻汾系列,并完成了玻汾和青花汾兩大百億級單品的增長。
自2023年實現百億元營收的青花20,通過清雅純凈的口感特性與“活態文化”IP的結合,持續鞏固在次高端價格帶的穩固地位。玻汾以“光瓶酒王者”姿態穩居50元大眾價格帶,憑借純糧固態發酵的工藝優勢和“清蒸二次清”的工藝精髓,構建起覆蓋全國超2億瓶年銷量體系。老白汾作為腰部崛起的核心力量,通過“產品煥新+場景深耕”實現結構性突破。
青花30則通過“雙軌并行”策略尋求高端突圍。一方面推出青花30·復興版強化千元價格帶占位,以“10年陶缸陳儲”工藝對標茅臺1935;另一方面開發“青花30+生肖酒”禮盒組合作為戰略延伸方向切入收藏市場。
汾酒的全國化戰略同樣功不可沒,從山西市場到環山西市場,再到長江以南市場,不斷擴張。近幾年,山西汾酒省外市場營收占比從50%左右一路攀升至60%以上。2024年,汾酒集團在山西市場銷售額達135億,同比增長11.72%。省外市場收獲穩步增長,銷售額223.74億,同比增長13.81%,省外銷售占比達62.37%。
圍繞“一輪紅日、五星燦爛、清香天下”的市場布局,山西汾酒不斷豐富品牌傳播策略和渠道,通過跨界聯名與場景創新,強化文化屬性,擴大消費觸點;以“五碼合一”技術賦能核心單品,為精準營銷提供了有效的數據支撐能力,構建線上線下互促共進的營銷格局。
如今,里程碑式的成就不僅彰顯了汾酒集團在白酒行業的深厚底蘊與強大實力,更標志著2022-2024年汾酒復興第一階段戰略目標的順利達成,而2025年至2030年第二階段全要素高質量發展階段已經開啟。
這一階段的新目標:全要素、高質量、又好又快扎根中國酒業第一方陣,堅持“以消費者為中心,品質與文化高于一切”的核心價值觀,做到全要素高質量發展,踏踏實實做好自己。
汾酒用“一條政策、兩個統籌、三個重點、五個要求”總結了第二階段的營銷路線。一條政策,穩健壓倒一切;兩個統籌,統籌市場線、統籌產品線;三個重點,打造全國化2.0、年輕化1.0、國際化1.0;五個要求,即自我反思、自我調整、自我革新、自我進化、自我超越。同時強調了汾酒集團三大品牌“一體兩翼”,四大單品“四輪驅動”的戰略優勢。
2025年、2026年是成果鞏固期,2027年到2030年是要素調整期。汾酒復興,是面向“大多數消費者”、“時代消費趨勢”、“全國市場”、“年輕市場”、“國際市場”、“釀好酒、儲老酒、售美酒”、“品牌價值”、“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復興。
站在新的起點上,汾酒將堅守工藝本質,挖掘傳播汾酒文化,積極擁抱時代迎合消費需求打造體驗新場景,以堅定的復興決心、多元化的創新探索注入持久動能,做好大清香時代、中國白酒新格局的引領者。
上一篇:自貢市市場監管局高新分局召開投訴舉報處理及行政復議案例分享會
下一篇:為高質量發展筑牢人才根基 汾酒舉辦2025年評酒技能競賽第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