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0 09:14 瀏覽量:25005 來源:工人日報
本報訊 針對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的突出問題,去年7月,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9個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到今年7月,全國各地共查處食品保健食品違法違規案件3.7萬多件,獲值16.2億元,抓獲犯罪嫌疑人8600多名。這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稽查專員張晉京在日前舉行的“反欺詐反虛假宣傳電商聯盟啟動與公約發布”活動中透露的。
據了解,該項整治工作會持續到今年年底,整治將繼續堅持問題導向,采取更加堅決、更加有力的措施,進一步加大對違法營銷、違法廣告、欺詐消費行為的整治力度。同時加大對第三方平臺的監管力度,督促第三方平臺經營者嚴格落實審查、登記、檢查報告等管理責任。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利用虛假交易網站、第三方平臺進行食品保健食品的虛假宣傳、欺詐消費的違法違規行為也不斷升級,假冒偽劣、三無產品、網紅食品等新型食品違法案件蔓延發展,呈現產品銷售范圍廣泛、涉案人員眾多、受騙人員分散、涉案金額較大、影響較為惡劣等特點。”張晉京說。
為此,加強電商平臺的自律意識是當務之急。在當天的活動中,阿里巴巴、京東、蘇寧、中糧我買網、聚美優品等9家電商平臺啟動反欺詐反虛假宣傳電商聯盟,并共同發布《電商聯盟食品保健食品反欺詐反虛假宣傳公約》,推動移動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下電商平臺的自律規范發展。
上述企業現場簽訂的公約內容包括:嚴格履行平臺管理有關法律責任,禁止無證無照商家入駐;推進商家誠信體系建設,營造健康公平的網絡市場經營環境;嚴格食品廣告宣傳內容的審核和發布,廣告不得含有虛假和引人誤解的內容等。(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
上一篇:海倫富硒稻作文化驚艷首屆國際大米節
下一篇:河南原陽全力打造“大米”“旅游”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