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9 14:43 瀏覽量:25461 來源:中國食品網
商場餐飲過去的一年
隨著購物中心的遍地開花,商場餐飲在整個餐飲市場中的比例正在逐漸上升,并憑借其優越的區域位置招徠顧客,慢慢蠶食傳統餐飲企業的市場份額。然而,隨著傳統餐飲企業的轉型升級以及越來越多商場餐飲的入局競爭,商場似乎已經不是餐企的福地,如今,只有兩成的商場餐飲企業能夠實現盈利。中國食品網
近日,國家統計局等機構公布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2017年雖然整個餐飲市場收入呈現兩位數的增長,但餐企死亡率高達30%,商場餐飲則更為嚴峻,呈現20%盈利、40%保本、40%虧損的“244結構”。中國食品網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很多商場餐飲的經營狀況都是表面風光。本來商場餐飲面向大眾,一般定價不會過高,扣除制作成本、員工工資以及店鋪雜費后,所剩利潤不多。中國食品網
某中餐館負責人表示,節假日的生意會好點,平日里除了每天中午和晚上飯點時間,店內基本無人光顧,但又不能不開門,連“燈油火蠟”都虧了。此外,商場的租金逐年在漲,但菜品價格卻不能漲,再好的盈利都會慢慢扛不住。
據監測,2017年全國一二線城市545家大型購物中心共關店10087家品牌,餐飲關店數量占比最高,達36%;其中,近10%的商場餐飲開業不到半年就被淘汰出局。而在開店的品牌中,餐飲開店數量占比最高,達38%。中國食品網
2017年,商場餐飲行業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開店潮”與“關店潮”并行。一方面,2017年元旦,有著“茶界星巴克”之稱的茶香書香宣布所有門店暫停對外營業;2017年2月,知名餐廳鼎泰豐的成都來福士店被證實關門;2017年9月,味千拉面財報顯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味千拉面2017年關店數量達13家,其中上海關閉8家。另一方面,2017年,阿香米線拓展近200家門店,2018年計劃開店300家。中國食品網
值得注意的是,商場餐飲行業中單品餐飲、火鍋/燜鍋開店品牌量均高于開店品牌量兩個百分點。火鍋作為“國民第一大美食”,逐漸改變以往臟亂差的形象,不斷進行場景創新與門店升級,以契合商場越來越明顯的“社交消費屬性”。而單品餐飲以“短平快”等優勢,具有顯著的資本推動價值與規模效應,在購物中心的話語權不斷提升。中國食品網
在購物中心經營餐飲的優勢已被激增的數量抹平:高入場成本、裹挾營銷、經營時段受限、客流被稀釋……購物中心作為商場餐飲企業的“競技場”,紅利期已然不在,日后,無論購物中心或是進駐餐飲本身,都需要優先考慮給顧客帶來新的消費體驗,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來源:餐飲邦) 中國食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