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9 15:52 瀏覽量:11888 來源:中國食品網
提起食物過敏或不耐受,很多人會想到魚、蝦、蟹等海產品或是雞蛋、牛奶等,很少有人會想到面包、面條。但對以小麥面粉為原料的面條、面包、比薩、蛋糕、餅干等各種食物敏感的情況也有存在,這些食物有個共同的名稱——麩質食品。中國食品網
“麩質”這個詞很多人可能比較陌生,它也叫“面筋”,是存在于小麥、大麥、黑麥等谷物中的一組蛋白質,又稱面筋蛋白、麩質蛋白,在原材料中它的含量越高,做出來的食物越有“筋道”。對面筋過敏、不耐受的人只能吃無麩質食品,也叫做無面筋食品。中國食品網
面筋是麩質過敏的“元兇”
7歲的小浩(化名)被濕疹反復折磨已經有兩年。據小浩的媽媽介紹,已經剔除了小浩經食物IgG檢測所發現的過敏食品,去年小浩開始上小學,早餐增加了面條或者面包,本已好轉的濕疹癥狀明顯加重,媽媽又起疑心:會不會還跟食物過敏有關?中國食品網
今年年初,小浩再次接受食物IgG檢測,結果顯示他對小麥有輕度敏感。醫生懷疑反復濕疹可能跟他麩質過敏有關,于是根據檢測結果為他制訂了無麩質飲食方案。根據方案進行飲食干預1周后,小浩的濕疹癥狀明顯好轉;兩周后,他身上的濕疹消失了。中國食品網
“臨床上確實有一些反復治療仍沒有明顯好轉的皮炎患者,做食物IgG檢測發現對小麥有不同程度的敏感,通過無麩質飲食干預后癥狀便緩解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鄧宇虹說,這類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麩質敏感癥。中國食品網
所謂麩質,就是大家熟悉的“面筋”,它是存在于小麥、大麥、黑麥等谷物中的蛋白質,又稱面筋蛋白、麩質蛋白,以小麥面粉為原料的包子、饅頭、面條、面包、蛋糕、餅干、面粉勾芡食物等各種面制品中都有它的影子。中國食品網
據鄧宇虹介紹,面筋由麥醇溶蛋白和麥谷蛋白兩部分組成。麥醇溶蛋白對于敏感人群來說,它進入人體后可以抵抗胃、胰腺和腸道小腸黏膜的消化,存留在腸道中,增加腸道感染或腸道滲透性,引起吸收不良,最典型的表現是腹瀉、腹痛、腹脹等,但也有相當多的患者像小浩一樣并沒有明顯的消化道癥狀。
“眾多看似不相關的疾病可能都與麩質敏感性有關。”鄧宇虹說,有一份發表于《新英格蘭雜志》的綜述列出了55種由進食麩質引起的疾病,其中包括腸易激綜合征、濕疹、哮喘、慢性疲勞等,還有部分神經精神疾病也可能與麩質有關,如抑郁、焦慮、癲癇、共濟失調、注意力不集中等。中國食品網
用食物剔除法留下“朋友”趕走“敵人”
“如果懷疑麩質敏感,應先做食物IgG相關檢測,確診后在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下,選擇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不過,鄧宇虹提醒說,IgG檢測只是診斷的參考之一。中國食品網
她進一步解釋說,食物不良反應包括過敏(涉及免疫反應)和不耐受(不涉及免疫反應),人體對食物或食物中某一種成分產生獨特反應時,遺傳、腸道屏障功能、腸道菌群、應激、心理和生理狀態等眾多因素也參與其間,協助機體鑒定該食物是“朋友”或是“敵人”。因此,食物的不良反應可能會在某一個時間點出現,而并不是單純遺傳、先天性就有的。如果一個人以前吃面條、面包等含面筋的食品沒有任何不良反應,但現在吃卻檢測出IgG異常,不排除他現在正處于免疫紊亂狀態,把眾多以前可能都是“朋友”的食物誤判為“敵人”。中國食品網
“我們最近發現,不少腫瘤患者對很多食物的IgG檢測顯示異常。”鄧宇虹認為,這反映了他們目前處于一種免疫異常的狀態,并不意味著這些食物是引起他們處于目前身體狀態的“病因”,因為去除這些食物后他們的腫瘤沒有好轉。
如何避免誤判?鄧宇虹支招:在日常飲食中,可用食物剔除法來幫助我們留下真正的“朋友”,趕走“敵人”。營養科醫生將這個辦法用來指導小浩飲食,讓他不吃麩質食品。兩周后,他的癥狀就明顯好轉了,說明麩質飲食確實是他產生皮炎的原因。容易產生過敏或不耐受等不良反應的較常見食物有牛奶、雞蛋、小麥和花生,其次是大豆、貝類、堅果、玉米、巧克力和人造食品等。所以,在治療階段,醫生同時也建議小浩少吃這些東西。
在營養科,醫生通過詢問病史、了解患者飲食習慣,如果覺得有必要采取某種特定的“食物剔除飲食”,一般建議堅持4—12周。中國食品網
“但有時堅持下來并不一定能找到食物與癥狀的肯定關系。”鄧宇虹說。不過,有時只要改善了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盡量做到膳食均衡、避免有害食物的攝入、增加膳食纖維等,就可以改善腸道功能,讓機體回復平衡的免疫狀態,食物過敏和不耐受的幾率也會下降,相關的癥狀也能減輕。
無麩質食品減肥標簽有夸大嫌疑
近年來,無麩質飲食備受歐美一些體育界和娛樂界明星的推崇,并在某些商家的推波助瀾下,被貼上更有益健康、可減肥瘦身等各種標簽。
“這有夸大的嫌疑,大家不要被誤導。”鄧宇虹提醒,無麩質飲食只是麩質過敏人群的不得已之選,普通人不要盲目跟風。麩質過敏在西方國家的發病率約為1%,在我國則較為罕見。這就可以解釋為何在國外的大型超市里,都會設有十分完善的無麩質食物專區。而對于不存在麩質過敏的人群來說,尚無證據證明無麩質飲食對他們的健康更有益。
減肥的關鍵是保持能量攝入和消耗的平衡,避免攝入過多碳水化合物造成體內能量過剩。無麩質飲食雖然剔除了含有麥麩的食物,可選擇的食物是減少了,但這個世界上可供選擇的其他食物還有很多。不吃面條、面包、蛋糕等精致食物,還有馬鈴薯、蔬菜、肉類、乳蛋、海鮮、大米等好多食物可選擇,如果日常飲食只盯住某些食物類別,不在量上加以節制,同樣達不到減肥效果。(翁淑賢)
上一篇:喝碗好粥助養生中國食品網
下一篇:主食需要“粗細混搭”中國食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