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8 11:41 瀏覽量:24523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馬鈴薯市場前景廣闊,大力發展馬鈴薯產業,對于促進農民增收、保障糧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馬鈴薯種植在云南省紅河州建水縣甸尾鄉鐵所村歷史悠久,是發展冬季農業的一大優勢。按理本應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致富產業,農業增產支柱產業、農村發展的特色產業,然而,因種植分散、單產低、種植技術落后、標準缺失,整體效益差,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也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需要。馬鈴薯產業如何健康發展?優秀新型職業農民姚美秀用全新的理念、科學的精神、超前的意識、優越的業績及高度負責的擔當回答了這個問題。
作為共產黨員、合作社負責人、新型職業農民,姚美秀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和責任,充分發展核心引領作用、模范典型、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示范帶動作用效應,創新發展理念、創新發展模式、創新發展目標,積極承擔和實施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和省級糧食高產創建項目,致力于通過“百畝核心”“千畝展示”“萬畝示范”,將馬鈴薯產業打造成當地增收特色產業、云南名牌產品優勢產業、全國品牌示范產業,實現“關心農業、關注農村、關愛農民”的莊嚴承諾。
以“薯”為心 獻身農業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姚美秀堅決擁護共產黨的領導,堅定“四個自信”,增強“四個意識”,做“四有青年”,明確“政策推動、創新驅動、能人帶動、產業拉動”的問題導向,充分發揮表率作用、核心作用,保證廣大黨員以身作則;充分發揮先進典范、科技示范帶動作用,帶領山區農民凝心聚力、激發活力、創新創業。以“薯”為心,扎根田野山區,努力實現“情系農業、用心服務”的承諾,貢獻突出,榮獲“全國首批杰出農村實用人才”和“全國十佳農民”殊榮。
科技興“薯” 提供經驗
作為一名農村致富帶頭人,姚美秀深知農技示范推廣的重要性,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食品工業龍頭企業發展戰略和馬鈴薯主食化戰略,她以超前的意識,積極承擔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1000畝優質無公害標準化馬鈴薯基地建設”和國家農民合作社示范社項目,以“黨支部+合作社+示范基地”的模式,以“一片綠色田園、一個夢想”為理念,建立“百畝核心區”2個,“千畝展示區”2個,“萬畝示范區”2個,輻射區域3個,面積突破5萬畝,示范區域平均產量達3500千克以上,檢測合格率100%,技術入戶率100%,脫毒種薯覆蓋率達95%以上,輻射帶動區域平均單產較3年前增長5.7%以上,平均單產達到3000千克以上,種植規模占當地總耕地面積的93%以上。通過專家指導與現場培訓相結合,服務培訓山區農村婦女15430人次,培養各類技術人才250余名,帶動輻射36550人次,結對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婦女36名。促進馬鈴薯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山區農民發展提供了可復制、可效仿的成功經驗,被寫入中國食品工業龍頭企業發展報告,榮獲全國食品工業優秀龍頭食品企業殊榮。在深入推進綠色馬鈴薯高產創建,保障糧食安全,拓寬新思路,拓展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加快培育農業農村新動能方面做出積極貢獻,榮獲中國質量科技創新先進個人殊榮。
“薯”業升級 成效顯著
作為一名優秀新型職業農民、省級優秀科技特派員和“三區科技人才”,姚美秀深知農業科技創新的重要性,積極承擔云南省級馬鈴薯高產創建項目,注重產學研、農科教結合,成立15個QC小組開展以質量為核心的科技創新活動,用工業的理念管理農業,用商業的模式發展農業。以安全優質為目標,以優質脫毒種薯為主線,加快脫毒種薯、合理密植、綠色防控、適時播種、地膜覆蓋等關鍵核心技術集成示范,促進馬鈴薯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產銷率100%,出口產品比例達50%以上,主導產品收入占當地經濟總收入的85%以上,綠色農產品產值100%,市場訂單增長率達35%以上,成功走出了一條“質量安全化、技術集成化、產品市場化、市場品牌化”的創新發展之路,成效顯著。
“薯”“薯”動人 效應放大
作為一名合作社負責人,姚美秀深知踐行發展新理念、共創共享共進的重要性,她以堅定的信念,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模式,以“一個示范社、一個致富平臺”為理念,堅持依法治社、依法經營、依法生產、依法管理。入社社員農戶收入高于非入社社員45%以上,加盟農戶高于非加盟農戶35%以上,與社員農戶交易量占93%以上,從事主打產業占當地農戶的94%以上。確保農戶收入穩定增長,促進農業產業化生產經營發展特色創匯農業,充分發揮農民合作社示范帶動作用、科技致富帶頭人引領作用,大力發展高原特色大健康食品產業,打造云南“綠色食品”品牌,助力農村經濟發展,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薯”心相印 贏得口碑
作為一名合作社黨支部書記、婦委會主任,姚美秀始終嚴格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始終堅持擺正自己的位置,不斷拉近與社員農戶的距離,和山區百姓“薯”心相印,贏得了當地社員農戶的信任;用毅力將“薯”落地生根,將舞臺搭在田間地頭,練就過硬本領,積累現代農業知識和成功實踐經驗,并將試驗成功的科研“薯”成果無償提供給社員農戶,尤其是對困難種植農戶的幫扶,帶領廣大農村婦女創新創業成就夢想,她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是農民的女兒。”在榮譽面前,她總是說:“我只是做了應該做的,榮譽是信任,更是責任,我需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正是這樸實的話語與人生信條,讓她贏得了山區農戶的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