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4 13:48 瀏覽量:18594 來源:中國食品網
食品生產中添加的游離糖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越來越多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有些國家已經開始征收糖稅,以便減少添加糖的過多攝入所導致大眾的健康問題,特別是兒童,不僅容易增加患肥胖、高血壓、II型糖尿病、齲齒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危害飲用者本人健康,而且還會給社會未來經濟發展帶來巨大負擔,給民族素質的提高造成嚴重影響。
國務院出臺的國民營養計劃明確提出“三減”要求,其中就包括減糖,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出每天添加糖攝入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盡管我國用于茶、咖啡、烹飪的“添加糖”總量并非過高,但隱性“添加糖”,如各種甜味飲料、點心等使糖的攝入增多,導致糖攝入比例不斷增大。
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和兒童飲用甜飲料量的逐年上升,國內關于向含糖飲料征稅以減糖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乳制品作為一種生活不可或缺的蛋白原料來源,全球年銷量約5.22億噸,銷售額1250億美元(2017年統計) 。乳制品中的糖類包括自身的乳糖及添加糖類。乳中糖含量4-5%,而酸奶中添加的蔗糖平均量在7.3%左右。大量的蔗糖攝入,會增加胰島負擔。因此,降低乳制品中糖含量十分重要。
針對上述問題,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李東所長從糖與健康關系、糖在乳品中的作用、減糖技術和方法以及乳制品減糖趨勢等幾方面系統闡述乳制品減糖的必要性及趨勢,為人體健康維護及健康食品產品開發提供思路和理論依據。
目前,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已經組織研究團隊,從食品減糖相關法規、工藝、功能因子及評價技術等方面進行研究,可以為客戶提供減糖相關專業解決方案。
李東博士 簡介
李東,教授級高工,博士,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所長,北京實驗動物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系統營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領域:生物發酵技術、食物營養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
主持國家及省市級課題20余項,承擔其他競爭性項目/課題40余項,參與研究的科研成果獲得省部級二等獎3次,省部級三等獎1次,發表研究論文70余篇,參編書籍11本,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6項,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13項。先后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跨世紀優秀人才工程計劃、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北京市級人選、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北京市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現為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高級會員、常務理事,中國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倫理委員會和組織委員會委員,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審評專家,中國博士后基金評審專家,北京食品學會理事長,北京營養師協會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