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4 13:52 瀏覽量:28488 來源:中國食品網
熱殺菌技術已廣泛應用于不同類型食品的加工。但是,熱殺菌技術對食品品質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如何更好地保持食品原有的品質?自上世紀末以來,食品非熱加工技術引起了科學家的關注和企業界的興趣。科學家對超高壓、高壓二氧化碳等食品非熱加工技術開展了系統的基礎研究,短短不到50年的時間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本報告將系統闡述食品非熱加工技術分類、研究進展、理論突破等主要內容,并以超高壓技術在果蔬汁加工上的應用為案例介紹食品非熱加工技術在國內外的最新應用與實踐。
廖小軍教授 簡介
廖小軍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院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入選中組部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新世紀人才、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兼農業部果蔬加工重點實驗室主任、食品非熱加工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以及第一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委員、農業部蔬菜加工專業委員會主任、國家特色蔬菜產業技術體系加工崗位專家、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非熱加工分會理事長、國際食品工程學會執委、美國食品學會食品非熱加工分會執委;擔任《Food Engineering Review》、《Innovative FoodSciences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食品工業科技》、《食品質量安全檢測學報》和《農業工程學報》編委。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2項和二等獎4項,并先后獲得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突出貢獻獎和創新獎。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和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專項首席專家,先后主持“十二五”863計劃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20余項。發表SCI收錄論文130余篇,累計被引用4000余次,2014-2017連續四年被愛思唯爾評為農業與生物科學領域中國高被引用學者;取得授權專利27項,其中國際專利2項。
創建了國內第一個“食品非熱加工”研發團隊,構建了國內最為完善的食品非熱加工研究平臺和技術體系,培養了一支研發水平在國內領先、國際有影響力的隊伍,擴大了我國食品非熱加工研究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食品非熱加工”團隊被評為2015年農業部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及創新團隊、2014年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011年農業部“中華農業科技獎優秀創新團隊”、2011年科技部“十一五” 國家科技計劃執行優秀團隊”。
上一篇:白衛東:功能色素在飲料中應用與創新
下一篇:朱建國:益生菌驅動健康食品產業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