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9 13:33 瀏覽量:19210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在糧食加工行業,將稻殼、米糠、麥胚、麩皮等副產物生產出稻殼碳、米糠蛋白、麥胚油、膳食纖維等;在釀酒和發酵行業,利用酒糟、廢液等進行無害化處理,將其作為生產飼料、有機肥料、生物質能等原料利用;在制糖行業,利用廢糖蜜制酒精,利用蔗渣來發電、造紙等;在飲料行業,經無害化處理的果渣、茶渣等可作為生產飼料或肥料的原料來利用;在肉類和水產品加工行業,皮毛、內臟、血液等副產物也可以應用于生產醫藥、生化產品等。在食品行業,像這樣的循環經濟模式可以舉出很多,循環經濟是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增強食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十九大報告指出,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實施國家節水行動,降低能耗、物耗,實現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鏈接。在新時期,食品行業進一步著力發展循環經濟正是很好地契合了這一理念。循環經濟是指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目標,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原則,以物質閉路循環和能量梯次使用為特征,按照自然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方式運行的經濟模式。循環經濟是在綠色發展的理念指導下,按照清潔生產的方式,對能源及其廢棄物實行綜合利用的生產活動過程。它要求把經濟活動組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其特征是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循環經濟以盡可能小的資源消耗和環境成本,獲得盡可能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從長遠來看,循環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是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具體體現和實現途徑。
打造食業循環經濟,企業必須依靠科技進步和創新,淘汰落后工藝和設備,推廣節能節水新技術和新工藝,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和廢棄物綜合利用水平。建設工農復合型循環經濟工程,將種植業、養殖業、農產品加工業、食品加工業、廢棄物再生利用等產業高效集成,形成工農復合型循環經濟產業鏈體系。食品工業園區建設按照分類放置、資源共享的原則,讓同類上下游企業、集群發展,形成規模效應,逐步形成企業內部小循環、企業之間中循環、區域產業大循環的多級循環圈,形成食品加工產業集聚新模式。此外,加強廢水循環利用,加強過期食品、召回食品的無風險資源化利用,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也是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
循環經濟有利于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能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只有充分認識加快發展食品工業循環經濟的重要意義,將促進循環經濟舉措落到實處,才能全面提高食品工業循環經濟發展水平,滿足人民群眾對干凈的水、清新的空氣、安全的食品、優美環境等的美好需求。(中國食品網轉載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