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31 10:06 瀏覽量:18118 來源:中國食品網
人們的生活方式正在被商業創新進行著前所未有的大改造。這不僅包括獲取資訊的方式、工作與社交的方式,還有每天吃的食物。
開在寫字樓邊的沙拉店、各種NFC果汁和希臘式酸奶以及牛油果和堅果……在消費者追求自然、健康、綠色、便捷、本地化食物的趨勢下成了新潮流。各種各樣的食品創業公司,從食材、口味、包裝、加工技術上,正帶來全新的食品體驗。近兩年來,全球幾乎所有食品公司都在努力塑造一個自然和健康的形象,透過收購創新食品公司來迅速更新自己的產品系列。
零食市場將繼續大爆發
市場調查公司NPD有數據顯示,目前美國人一日三餐吃的分量在減少,取而代之的是越來越愛吃零食。好時公司CEO Michele Buck認為,這為好時提供了機會,因為公司已經在布局多元化產品線。2015年和2016年,好時相繼收購了肉類零食品牌Krave和另一家健康零食品牌BarkTHINS。去年11月,好時的競爭對手之一瑪氏買了估值40億美元的健康能量棒生產商。
同樣在中國,休閑零食市場規模不斷增速。億歐智庫《2017中國休閑零食行業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休閑零食市場規模為4014億元,每年以超過10%的增速發展。
雖然中國人一直都愛吃瓜子之類的堅果,但把它當做健康的零食還是最近一兩年的事。英敏特食品與飲料資深分析師楊晴曾表示,消費者越來越了解堅果瓜子類零食的健康益處。對于消費者而言,吃堅果瓜子不再只是意味著打發時間或跟朋友閑聊,而是對健康時尚生活方式的一種追求。根據英敏特全球新產品數據庫(GNPD)顯示,2014-2016年間,中國堅果瓜子類零食中的新品最多(17.5%),高于全球(15.3%)。這種趨勢下,中國糖果、冰淇淋和餅干等甜味零食的增速相對放緩。
趨勢背后是人們生活節奏和生活方式的變化。吃零食正在變得像吃正餐一樣重要,在人們忙碌又豐富的生活中,進食時間、頻次、食物都在發生變化。最近3年,更有飽腹感的肉類或海鮮類零食占到整個零食市場的25%。英敏特報告顯示,48%的消費者認為肉類、海鮮類零食好吃,46%認為這類零食具有飽腹感。
方便健康速食將取代部分外賣
如今的年輕人一方面變得越來越懶,另一方面又在變得挑剔,想要更健康的食物。從即食日本拉面、各種養生湯和糖水盒子到半成品食材包,消費定位大部分是此類年輕人。生產商無一例外都會把自己產品打上健康的標簽。
去年11月剛拿到融資的創業公司“拉面說”,目前主打速食日本拉面,它的定位是高端、健康的方便食品。與直接用熱水泡的傳統方便面不同,“拉面說”的面餅需要稍微烹煮,從面條到配料都選用更健康營養的原材料。
與此同時,中國消費者對好吃也有執著的追求。昔日的路邊攤美食也被換成了方便食物。比如方便螺螄粉、方便米粉和自熱式小火鍋等。方便自熱火鍋2015年問世,2017年春季糖酒會期間迅速爆紅。現在去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搜索“方便自熱火鍋”,至少會出現30個品牌。
花草和蟲子成為零食新寵
未來的蛋白質可能是一種蛀蟲、一種真菌,或是一種不起眼的植物。
英國連鎖超市Waitrose在2017年的預測中提到,對高蛋白質食品的需求還在繼續,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靈活飲食。無論是豆類、新芽、谷物、種子、大豆還是藻類,從小型創業公司到大品牌的每個人都在尋找新方法來添加蛋白質。
植物蛋白曾經只是素食主義者重視的營養成分,不過如今追求瘦身的健康潮流把它推向了主流。在暢銷書《Zero Belly Diet(零肚腩指南)》中,實驗發現當參與者選擇攝入植物蛋白后,在16天里瘦了6公斤左右。于是,在有機食物超市Whole Foods和特種食物協會發布的2018年預測中,植物性產品將會成為最熱門的品類,特別是在乳品行業,比如豆奶、杏仁奶會成為牛奶的替代品。
除了植物蛋白飲料,另一個攝入植物蛋白的方法是吃“假肉”。根據市場調研公司歐睿表示,2016年標簽為“素食”的包裝食品在全球的零售額為97億美元,預計到2021年將達到118億美元。
人造肉創業公司Beyond Meat就是“假肉界”的當紅公司之一。它使用豌豆制作漢堡肉餅,口感類似碎牛肉。該公司2016年出售了5%的股份給美國最大的肉類公司泰森食品公司(Tyson Foods Inc.)。類似的公司還有位于加州的Sweet Earth Foods,2017年9月已經被雀巢收購。
在植物蛋白以外,Whole Foods認為,靈芝等真菌,也會越來越多出現在咖啡和茶飲料中。與此同時,花香也被視為一種自然健康的味道,從拿鐵、麥片到棉花糖,許多產品里都曾紛紛被加進了鮮花成分。中國食品網
健康氣泡水正在流行
在健康零食流行的趨勢下,碳酸飲料也在改頭換面,他們想要變成健康的氣泡水。2017年10月,可口可樂就花2.2億美元從其拉美地區的合作罐裝公司 Arca Continental 手中買下了墨西哥氣泡水品牌Topo Chico,該品牌主打的正是無糖、無熱量、少添加劑的氣泡水。中國食品網
過去5年,氣泡水也正在中國年輕人中間流行開來。雀巢國際品牌市場經理Teresa Leong曾透露,近幾年,雀巢旗下的兩款氣泡水品牌巴黎水(Perrier)和圣培露(San Pelligrino)在中國市場銷量的平均增長率每年都在30%以上。中國食品網
除了水和果汁之外,被灌入氣泡的飲品還有咖啡。這種叫做氮氣咖啡的精品咖啡最初只在小眾范圍內流行,但去年,星巴克打算讓氮氣咖啡進入全球26個市場、近1500家門店。氮氣咖啡也因此將成為一種主流咖啡。中國食品網
雖然人們想要健康的飲品,卻忘不掉碳酸飲料里氣泡帶來的刺激口感。
關注食物原料追溯信息
食品安全依然是人們最關心的問題。伴隨著食品安全問題出現,人們愿意用更高的價錢購買采用真正高品質原料生產的產品。
與此同時,技術也在改變人們和食物之間的距離。比特幣價值在瘋漲的同時,它背后的加密技術區塊鏈也成了食品安全行業正在試驗的新項目。簡單說,區塊鏈作為一個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超級賬本,它目前能為食品行業提供價值包括兩個方向:一是更有效率的食品追溯系統。當發生食品安全事故時,可以在幾秒鐘內找到污染源。另一個方向則是,透過技術本身去建立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信任感,讓消費者可以清楚看到原料來自哪里。
從創業公司到IBM大公司,最近都在向食品行業推銷自己的區塊鏈平臺——超級賬本( HyperLedger)技術。2017年8月,IBM已經和包括沃爾瑪在內的九大食品巨頭們達成了合作。
阿里巴巴、京東這些大型電商在加碼跨境電商時,也開始建立自己的全球商品追溯體系。同樣,天貓國際也全面啟動全球溯源計劃,將利用區塊鏈技術以及大數據跟蹤進口商品全鏈條,匯集生產、運輸、通關、報檢、第三方檢驗等信息,給每個跨境進口商品打上“身份證”。 (來源: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