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1 14:18 瀏覽量:26658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中國食品報獨家報道 3月的成都又將成為全球熱點。據中國食品報記者獨家獲悉,除了3月21日第100屆全國糖酒會在成都舉行外,還有兩件事將格外引人關注。一是3月16日(農歷二月初十)這天,白酒泰斗、國際釀酒大師、國家級釀酒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賴高淮迎來八十五大壽,壽宴將在成都舉辦;二是在賴公的賀歲壽宴上,也將隆重舉行賴高淮大師收關門弟子張金修的拜師儀式。糖酒會、賀壽宴、拜師禮,這“三喜”連臺,必將成為中國白酒界的一段佳話。
白酒泰斗賴高淮:耄耋之年收徒傳酒道
黨的十九大指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工匠精神是一種職業精神,同時又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工匠具備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方面不斷突破自我的優良品質。因此,要大力弘揚敬業樂業、至臻至美、知行合一的工匠精神。
白酒泰斗賴高淮
白酒泰斗賴高淮,1934年,出生于瀘州城區一個大曲酒釀造世家。在明清時代遺留的36家手工酒坊中,賴家“同發生”招牌名震西南。賴公從事酒業60余載,求證探索釀酒之道,歲月積淀匠心敬業,而成為中國白酒泰斗、國際釀酒大師,全國著名白酒專家。如今,85高齡的賴高淮依然精神矍鑠,神采奕奕,身體力行為白酒事業奔忙。
賴公是瀘州老窖酒釀制技藝傳承人,在長達60多年的釀酒歲月里與酒結緣,人生軌跡上留下了無數釀酒人無限敬仰的輝煌成就。發現窖池中的微生物群,解決老窖不出酒疑難,挽救瀕臨荒廢的國寶窖池,200萬字的釀酒手稿,桃李滿天的人才培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功勞薄上是為中國釀酒業留下的無數寶貴財富。
賴高淮大師一生致力于中國傳統白酒釀造工藝的傳承、求證與不斷探索,其敬業精神與謙遜魅力為業內人所敬仰和稱道。在繁忙的釀酒實踐與理論總結中始終堅持著書傳道、堅持開課授業,為中國酒業整體釀造技術的進步作出了無比巨大的貢獻。據了解,幾乎所有的名酒廠都有賴公的學生,其中國家級評委大師就有40多位。耄耋之年的賴老已是桃李滿天下。
賴公能在人生85高壽之年,收下最后“關門”高徒--釀酒匠人張金修。更多是感動于張金修之精誠所至,也是賴公對其學識人品的高度認可。賴公毅然決定不顧年高,應諾于2019年3月16日壽誕之日舉行收徒儀式,再為中國酒業的發展獻盡余力。
釀酒匠人張金修:傳承工匠精神學無止境
釀酒匠人張金修,63年生于老子故里皖北釀酒名鎮亳州市渦陽縣。山東金氏紅高梁酒業公司總工程師,安徽省天下道源酒業公司總經理,亳州市渦陽縣釀酒研究所所長。中共黨員,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工程實驗室客座教授,高級工程師,首屆中國釀酒大匠,國家一級品酒師,國家科技特派員,國家新職業酒體設計師的培訓實戰專家,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高級釀造師,高級勾調師,高級檢驗師,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高級會員、亳州市科技專家庫專家,獲得授權國家專利三項,撰寫的數十篇白酒技術論文被國內各大媒體及專業期刊收錄發表。
釀酒匠人張金修
從業30余年,出生釀酒世家的張金修用不懈奮斗傳承傳統工藝、用開拓創新精益求精,用工匠精神在釀酒領域深耕細作。創新不止,刻苦鉆研,視白酒事業為自己的生命,把研究成果投入到生產,為酒類企業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張金修在從業經歷中每時每刻都在自我修行,對釀酒制造一絲不茍,從制曲、原料選擇,工藝控制、窖池養護、儲存及勾調等釀酒環節不斷創新實踐,成就為釀酒界合格匠人。榮獲“2016中國釀酒行業新標桿人物”“2017工匠中國年度十大人物”榮譽。
在磨礪中進步,在釀酒中修行,理論聯系實際進行創新,醉心于釀酒技術研究,張金修從不保守也時常向同行分享研究成果。為了傳統白酒釀造技藝的傳承發展以及白酒文化的凝練升華,張金修以釀酒世家的祖傳釀酒技法為依托,以30余年釀酒技術從業經驗為底蘊,提煉總結出中國白酒工藝技術的精華“108口訣秘籍”。口訣一經問世,迅速在行業中傳播,被喻為白酒技術的“武林秘籍”,而張金修也被行業稱為“中國白酒技藝‘口訣秘籍’編纂第一人”。對中國傳統釀造工藝的傳播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張金修對釀酒癡迷飽含情懷,矢志傳播和推廣中國酒文化和傳統釀造工藝技藝,誨人不倦。目前很多著名的酒類生產企業技術骨干也有張金修的學生,曾受到他的用心培養和傾情傳授。
釀酒大工匠,鐘情酒一生。張金修提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一生只愛酒”。簡單的五個字,卻道出了他的心聲:在傳承中發展、在傳承中創新、精益求精、敢于擔當。這正是當代中國的“工匠精神”。
張金修多年來仰慕于賴高淮大師的高尚藝德、淵博才學,矢志不渝的追求受教于賴老門下,希望用所學造福于從事的釀酒事業。白酒泰斗賴高淮與白酒工匠張金修結成師徒之好,必將成為中國白酒界的一段佳話。同為釀酒世家,同樣對釀酒的執著情懷,成就彼此“惺惺相惜”。中國釀酒業也正是因為有一代一代執著情懷的釀酒人,在傳承中不斷創新努力探索,才使得中國白酒傳統釀造根基永固,濃郁持久、味美彌香。(文/中國食品報網副總編輯、經濟觀察專刊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