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4 15:45 瀏覽量:19439 來源:中國食品網
近日,中國白酒工業協會會長王延才蒞臨四川活之釀釀酒公社有限公司,了解活之釀竹酒研發情況。竹酒,已成為我國酒業上科技創新的新亮點。
四川活之釀釀酒公社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天虎(左一)陪同中國白酒工業協會會長王延才(左三)現場調研
從瀘州向南行進,便進入位于瀘州納溪區的大旺竹海。這里曾是川黔茶馬古道的必經之地,被萬畝竹林覆蓋,高達90%的森林覆蓋率,以及原生態的自然環境,成為遠近聞名的“天然氧吧”。中國食品網
活之釀利用當地豐富的竹類資源,探索“鮮竹釀酒”“筍液調酒”“竹子長酒”等新工藝,堅持20余年取得了成功。
“大旺竹海一帶盛產60余種竹子,能夠用于釀酒的,我們發現了54種”,四川活之釀釀酒公社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天虎介紹說,竹子釀酒所涉及的原料、發酵、勾調、存儲等流程中,成為其工藝創新的核心所在。
據介紹,“鮮竹釀酒”,是將不同品種新鮮竹類,粉碎成顆粒,代替傳統的稻殼,在發酵過程中起到膨松作用。“原生態的竹顆粒含有多種淀粉類物質,因此提高了釀酒的產量和質量。”工作人員在介紹中表示,在發酵過程中,竹衣、竹瀝、竹汁內所含有的包括對人體健康有益的黃酮、氨基酸、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也會隨之融入酒體中。
筍露、竹體液調酒,是將竹筍成長過程中分泌的筍露,或竹腔內自然形成的活竹體液按照特定比例與原漿白酒進行勾調,從而使筍露、竹體液與竹酒充分融合轉化,形成竹酒新的風味。中國食品網
自1997年到2005年,“活竹酒及其制備方法”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同時獲得了瀘州市的科技成果獎。活之釀目前獲得的專利已達40余項。中國食品網
2004年四川省科技廳組織曾祖訓等有關專家對“活竹酒制備方法”項目進行科技成果鑒定。中國國家級白酒評委胡永和、陳榮芳,中國白酒協會秘書長劉員,國家酒檢中心酒類感官鑒評專家委員會主任、國家酒檢中心白酒鑒評組組長鐘杰,江南大學發酵工程博士生導師徐巖教授,糖煙酒周刊副總編汪社鋒等專家組成員給予竹酒以高度的評價與肯定。中國食品網
活之釀的技術研發團隊,從鮮竹釀造原漿的工藝到活竹長酒的自然降度再到筍液調酒的轉換,造就了活之釀公司釀造工藝走在創新性釀造工藝的前段,并進行不斷的革新。(董方 何愛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