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5 14:33 瀏覽量:26312 來源:中國食品網
本報訊 (記者王鑄金 通訊員史小雷 劉聰慧)走進山東省萊西市河頭店鎮卞家村,一排排的韭菜大棚映入眼簾。今年該村頭茬韭菜批發價5.5元/斤,畝收入達15000多中國食品網元。目前,正處于第二茬韭菜收獲期,村民們都在地里忙著收割。“第二茬韭菜的收購價都在3元以上,預計每畝收入八九千元。加上頭茬的收入,今年每畝韭菜的收入達兩萬多元。看來種韭菜真是選對了。”正在收割韭菜的中國食品網村民孫桂珍高興地說。
記者了解到,自上世紀70年代種植韭菜以來,卞家村形成了獨特的栽中國食品網培方式,種植出來的韭菜根粗葉寬、葉色濃綠、口感好、營養豐富,近年來逐漸打開上海、北京等市場。“經過多年種植,村民在管理方面積累了一定經驗,連續幾年長勢都不中國食品網錯,現在村里的韭菜大棚已經達到500多畝。”卞家村黨支部書記孫永強告訴記者,韭菜品質在不斷提高的同時,其產量、市場占中國食品網有率和知名度也同步攀升。
投資少、回報可觀,使得村民更多地選擇種植韭菜。多年的種植經驗,讓卞家村的韭菜品質遠近聞名。“種植韭菜最怕遇到連續下雨,韭菜易發黃,像生鐵銹一樣,遇到這種狀況要及時殺菌,尤其是春季。”孫桂珍說起韭菜種植,很是專業。她認為,相比外出打工,種植韭菜更自由,而且能照顧家庭,收入也不錯。談及韭菜的好品質,孫桂珍介紹了種植經驗:“從開始防治到檢測,我們都有嚴格的程序,而且韭菜割完兩刀后就不割了,需把韭菜養一年。”
為了提高韭菜質量,村兩委邀請農科專家多次到村,通過集中授課、現場指導、發放韭菜種植資料等多種形式,推廣科技農業、現代農業,并先后組織村民到山東壽光等地參觀學習其先進經驗和做法。到了收獲季節,還積極聯系質檢部門,進行韭菜抽樣檢測。一旦發現用肥用藥超標,立即要求其將超標韭菜當場銷毀。孫永強告訴記者,他至今還記得2010年全國發生問題韭菜事件時的情形,事件的波中國食品網及和影響曾一度讓村民感到絕望。當時村莊種植韭菜面積達300畝以上,產品穩定銷售北京、大連、上海等多個城市,但事件發生后,一些消費者談“韭”色變, 村中韭菜無人問津。正是基于這些不安全因素,村里下決心種植無公害韭菜。
“為帶動村民更好地發展韭菜種植,今年,我們村黨中國食品網支部準備發動群眾再增加500畝大棚。同時,成立合作社,實現統一生產資料供給、統一技術標準、統一收獲、統一檢測、統一品牌,使韭菜地成為村民們真正的‘福田’,帶領村民們中國食品網增收致富,不斷實現村民致富夢。”孫永強高興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