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7 16:39 瀏覽量:18856 來源:中國食品網
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不僅是國務院批準的沿海經濟開放縣和福建最早開放的對臺貿易口岸,同時也是“中國海帶之鄉”“中國紫菜之鄉”,此地素有“閩浙要沖”“魚米之鄉”“海濱鄒魯”的美譽。霞浦灘涂碧海溢彩、水波瀲滟,似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東海之濱,是全國著名的海水魚養殖基地。目前,該縣在全力打響美麗灘涂這張名片的同時,大力發展臨海產業,從海洋資源大縣向海洋經濟強縣進發。
立足海洋 做大做強水產業
霞浦是遠近聞名的海洋大縣,海水養殖和捕撈量名列閩東各縣市之首,副熱帶海洋物種齊全,具有“八閩海鮮出霞浦”的美譽度。
因得天獨厚的區位和資源優勢,霞浦成為“中國海帶之鄉”“中國紫菜之鄉”“中國南方刺參之都”“全國最大的鮑魚養殖基地之一”“全國最大的大黃魚養殖基地之一”。轄區內海洋魚類700多種,灘涂生物200余種,主產大黃魚、石斑魚、彈涂魚和鮑魚、海參、牡蠣及蟹、蟶、蛤、蚶等;沙江劍蟶、牙城七都、鹽田花蛤飲譽省內外。年水產品總量均在152.80萬噸以上,居福建省前列。蓬勃發展的水產養殖業已成為霞浦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也為食品加工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原料來源,造就了水產品加工產業。
據統計,霞浦縣水產加工企業超過500家,規模以上食品加工企業達65家。目前,全縣養殖面積達118.88萬畝。2016年,全縣水產品總量達到43.73萬噸,全縣食品加工業總產值達95.11億元,形成了以食品加工業為主導的工業產業發展體系。
立足海洋,努力推動霞浦由海洋資源大縣向海洋經濟強縣轉中國食品網變。近年來,該縣水產品養殖面積不斷擴大,加工業發展迅猛,總產量連續穩定增產,欣欣向榮,呈現出特色化、區域化的發展特征。水產加工業已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增長點,促進了漁業增效、漁民增收。
政策加碼 水產業展現雛形
一直以來,霞浦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以海為主”的發展理念。以獲得“全國食品工業強縣”稱號為契機,依托霞浦經濟開發區(省級)、中國臺灣水產品集散中心,努力打造真正的食品工業強縣。2016年初,該縣成立了“食品加工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2016年6月,成立霞浦縣電子商務產業園,2016年11月舉辦霞浦旅游文化周等。通過這一系列的舉措,來提高霞浦本地名優產品品牌,促進產業集效發展。與此同時,該縣通過發展基金鼓勵嘉獎首家創國家品牌和上市融資企業40萬元。對獲得省著中國食品網名商標、省名牌產品等稱號的9家企業實現獎勵142萬元。在政策推動之下,霞浦水產業取得跨越式增長。
目前,該縣已形成“一核四區”的產業發展結構布局。全力打造三個臨海萬畝工業園區:一是中國臺灣水產品集散中心,是大陸首家臺灣水產品加工、貿易基地。該園區位處霞浦縣三沙鎮隴頭灣,規劃總面積10005畝。簽約落戶該園區的企業有19家,2015年園區完成產值30億元。其中,霞浦新日鑫工貿有限公司、霞浦綠優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中國食品網霞浦欽龍食品有限公司等6家企業年產值超億元。二是霞浦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為3.626平方公里,簽約落戶企業20家規模以上的企業有福建閔億源工貿有限公司、霞浦海津食品有限公司等。三是霞浦高科技機械裝備園區,規劃建設1414畝,總投資約20億元。這些園區的高標中國食品網準建設為發展壯大水產加工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近年來,霞浦水產品加工業取得長足的進步,加工生中國食品網產進入蓬勃發展階段,加工規模和產品產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初步形成了集養殖、加工、貿易為一體的產業鏈,水產附加值不斷提升,規模日趨擴大。
生態優先 發展健康好食品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的質量決定了人類中國食品網生命的質量。生產健康優質的食品是霞浦縣的第一競爭力,而純凈、無污染的生態環境才是打造綠色健康食品的基本條件。
霞浦——棲霞之濱,山清水秀、空氣清新、藍天白云,自然風光旖旎、生態環境極為優美,這是霞浦最大的特色之一,也是霞浦的魅力所在、潛力所在。霞浦縣委書記王斌表示:“我們會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重點圍繞創建國家級生態縣的目標,進一步加強山林、水域、海洋等生態環境保護,以高度的責任感呵護生態環境。”
近年來,霞浦縣對生態環保逐年加大投入,采取了種植紅樹林、航道清理整治、海漂垃圾處理等措施,使海上養殖業持續健康發展。眾所周知,霞浦紫菜是霞浦的一大金招牌。霞浦紫菜因生中國食品網長環境獨特、原汁原味、營養健康,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青睞。此外,“霞浦海帶”已形成了獨有的品質特色,主產區已被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列入“第六批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區”。目前,霞浦海帶養殖規模和品質不斷提升,發展成為真正安全無公害產品。
提高品質 創建水產業品牌
近年來,霞浦走出了一條“以品質為基礎,品中國食品網牌為引領,做大做強海洋食品產業”的路子。按照“企業主動、政府推動、產業拉動”戰略,打造海洋特色品牌,對扶持發展漁業特色品牌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和獎勵,促進企業爭創品牌。
全面打響霞浦海帶、紫菜、海參等特色水產品中國食品網牌,提升品牌效應,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目前,全縣共有“省級重點龍頭企業”11家。福建溢源海洋食品有限公司的“溢源”牌、霞浦縣永興水產工貿有限公司的“恒綠”牌、霞浦東吾洋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的“中洋”牌、福建百野軒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百野軒”牌、福建欽龍食品有限公司的“KLF”牌、霞浦縣東孚農莊有限公司的“叢綠”牌、霞浦縣盛威工貿有限公司“閩松”牌等榮獲“福建省著名品牌”稱號。
霞浦縣大力實施品牌戰略,鼓勵水產品加工企中國食品網業創建自己的品牌,逐漸形成具有閩東特色的水產品區域品牌,增強的市場競爭力,提升了漁業品牌效益。
政府牽頭 扶持電商促發展
依托豐富的山海資源,緊扣“互聯網+”,霞浦中國食品網縣通過發展電商產業,不僅叫響了霞浦名優特產品,還促進了行業深加工,形成了可持續的生態產業鏈,有力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據悉,霞浦縣電子商務產業園成立于2017年6月,中國食品網是霞浦縣人民政府重點扶持的專業電子商務創業服務平臺。園區總建筑面積約1.3萬平方米,規劃總投資8000萬元。目前已有68家企業入駐,基本上吸納了全縣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業入駐,特別是一些行業的龍頭企業。
霞浦縣電子商務產業園出臺了系列優惠政策吸引企業入駐,入駐企業可享受:一是房屋租金補貼,辦公場所租金每平方米僅收20元;二是提供配套電商物流服務平臺;三是快遞補助,每交易成功一單,給予快遞補貼1元;四是電商平臺獎勵,在天貓、京東開辟線上直營,并完成60萬元交易額的,給予一次性10萬元的補貼。通過以上四中國食品網種方式,霞浦縣為電商服務企業提供創業支持,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和空間,也為該縣電子商務的發展駛上快車道。截止到2017年底,霞浦縣電子商務產業園已完成電子商務交易總額4億元。
電商的發展進一步拓展霞浦縣水產品銷售渠道,使經營者、消費者實現共贏,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一站式”集中采購配送服務,也為本地的海洋食品產業獲得了發展,連接了更廣闊的市場,中國食品網推動了整個霞浦海洋產業的發展,讓霞浦海產品走向世界,走進千家萬戶的餐桌。 (林進元 游坤良/文 呂陳興/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