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8 15:54 瀏覽量:20897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2月草莓分外俏,4月櫻桃迎春來,5月桑葚惹人愛,6月楊梅酸甜鮮,7月葡萄滿園香,8月黃花梨壓枝彎,9月獼猴桃采摘忙,10月柿子串串紅,11月板栗滿山野。”在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民間廣為傳頌著這樣一首民歌,將散落在虞山舜水的四季水果生動形象地串聯了起來,形成上虞連綿不斷的“四季仙果”盛宴。
上虞自然生態多元,水果品種豐富、品質優良,是傳統的水果之鄉。全區水果種植面積約133平方千米,水果品種逾20種。2007年以來,上虞充分發揮水果品種繁多、人文旅游資源豐富、商貿業態繁榮等優勢,整合農、文、商、旅資源,探索出一條以水果串起旅游、打開兩山轉化通道、促進鄉村振興的融合發展之路——“四季仙果之旅”。
近年來,上虞持續深化“四季仙果之旅”品牌建設,把“四季仙果之旅”打造深度融入創建達標工作中,大力開展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浙江省美麗鄉村先進縣示范縣、紹興市農村“五星達標、3A爭創”等系列創建活動。
2018年,上虞通過“四季仙果之旅”銷售水果近8.3萬噸,占全部水果銷量的80%左右,接待游客近730萬人次,帶動農業和旅游收入達65億元,較2007年增長4倍以上。除此之外,上虞農村環境面貌呈現根本性轉變,農村發展活力全面釋放,全年實現農林牧漁業增加值47.53億元,增長2.6%,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23元,增長9.4%。
盤活水果資源 壯大村級經濟
“別看上虞一年四季花果飄香,但這些甜蜜水果曾被不少果農稱為‘鬧心果’。”上虞區農業農村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很長一段時間上虞水果主要以本地消費為主。以往,為增加銷量,果農們起早摸黑挑著各種水果,坐車到杭州、上海等周邊城市進行販賣,交通成本增加,銷售價格卻普遍偏低,這使得果農經常處于“增產不增收”的尷尬境地。有時候,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水果爛在自家地里。
果農采摘葡萄(資料圖)
為統籌盤活全區水果資源,讓上虞四季水果“走出去”,上虞區政府實行“政府搭臺、民間唱戲”的服務模式,將分散在各地的水果“串珠成鏈”,進行統一包裝,市場化運作,以水果采摘、農家體驗、山水鑒賞等方式,打造“四季仙果之旅”品牌。
上虞區丁宅鄉丁宅村便是“四季仙果之旅”品牌的受益者之一,村內的大通農場是“四季仙果之旅”的綜合平臺。農場負責人胡友娣介紹,以往銷售沒有路子,現在在政府的支持下,借助“四季仙果之旅”品牌,農場不僅對“四季仙果”進行種植、銷售、冷藏、深加工等,還配套發展餐飲、觀光農業、旅游休閑、網上訂單等農業現代化產業,與各高等院校及科研單位建立長期合作機制,搭建產品銷售通路,既增加農產品附加值,提高農民收入,也拓寬了村民致富的路徑。
上虞區農業農村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四季仙果之旅”品牌的建立,改變了過去“鬧心果”爛在地里的局面,不僅價值被放大,人氣和產品檔次陡增,同時還帶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成功打造出“野藤葡萄”“二都楊梅”“舜陽獼猴桃”“覆卮山櫻桃”等一批集體商標和重點品牌,促進了上虞區村級集體經濟增收、農業增效,增強農村自我“造血”功能。
截至目前,上虞建成“四季仙果之旅”星級采摘基地57個,星級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169家,“三品一標”認證及無公害農產品認證104個、追溯體系196家。
用活生態優勢 帶動鄉村旅游
“四季仙果之旅”品牌的創建,是上虞建設美麗鄉村的創新舉措。同時,也為上虞鄉村旅游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上虞將‘四季仙果’進行縱橫延伸,拓展了產品的豐富度和產業的廣度。借助鄉村生態優勢,依托‘四季仙果’,大力發展家庭型、農莊型農家樂,不僅豐富產品供給,還帶動農村消費,同時開發‘四季仙果’的觀賞產品,如櫻花、梅花等,帶動旅游業發展。”上虞區農業農村部門相關負責人說。
位于上虞區豐惠鎮三溪村的鴻發果業生態園,就憑借“四季仙果”,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觀光旅游、體驗自然。生態園主人陶中華表示,每年果樹競相開花、結果的時候,游客量是最大的,生態園正借助“四季仙果之旅”品牌,努力打造“休閑田園游”精品特色項目,集家庭農莊、快樂農場、休閑采摘、觀光旅游、民俗文化等多功能于一體。
據了解,近年來隨著打造“四季仙果之旅”升級版行動的推進和提升,上虞的水果種植基地正在向莊園化、景區化發展。過去單純“采摘+品嘗+觀光”的線性旅游、單項旅游,也正朝著“采摘+餐飲+民宿+休閑”的綜合旅游、文化旅游邁進。
為更好地帶動鄉村旅游發展,促進美麗鄉村建設,近三年來上虞還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導向性作用,以PPP模式(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創新引入各類資本22億元,推進“五星達標、3A爭創”和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一方面整合串聯“四季仙果之旅”沿線的文化、風光、特產要素,打造可觀、可游、可摘的“四季仙果之旅”精品大道;另一方面大幅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功能水平,推動農村道路、停車場、公共廁所建設和“三線”整治等500余個基礎項目順利落地。
目前,上虞區已經建成美麗鄉村精品線路10條、浙江省級3A景區村14個,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完成1615處農村公廁改造。其中,嶺南鄉東澄村已從昔日的“光棍”村成功轉型為獲得中國最美村鎮生態獎、國家級生態環保村、浙江省特色旅游村等榮譽的美麗鄉村。
激活數字產業 振興美麗鄉村
休閑旅游興旺給上虞區農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四季仙果之旅”也成為上虞美麗經濟發展的一張金名片。根據浙江省推進數字經濟“一號工程”的總體要求,現今,上虞正在大力推動“四季仙果”產業實行數字化轉型升級,實現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振興美麗鄉村。
“雖然特色水果采摘讓上虞農旅融合快速發展,但目前,除了現場采摘銷售之外,大批量水果產品的銷售主要還是依靠傳統渠道。”上虞區農業農村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上虞“四季仙果”急需向數字化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轉型。
為此,上虞通過實施農業應急指揮中心建設、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建設等,初步構建了“智慧監管”網格體系和農村電商網絡體系。現已建成區級電商服務中心1個、鎮級電商服務中心17個,全區共有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382家。
“現在科技發達,滯銷的獼猴桃可以通過電商渠道銷往全國,這可真是幫了我的大忙。”章鎮鎮章家埠村獼猴桃種植戶葉明生感嘆道。
章鎮鎮章家埠村作為上虞率先利用電商平臺在網上銷售水果的鄉鎮,2017年,村里獼猴桃的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借助互聯網傳播優勢,章家埠村將獼猴桃品牌宣傳推廣最大化,推動章鎮獼猴桃從傳統農產品向電商網紅產品轉變。
章家埠村村黨總支書記丁林軍表示,通過發展電商經濟這種新型業態,將水果旅游產業轉化為村民實打實的經濟收入,是鄉村振興的內涵所在。
“下一步,我們將規劃建設‘四季仙果’數字化農業產業園。通過建設農創客電商孵化中心、農業‘數字化’展示展銷中心等9大功能區塊,打造浙江省智慧農業樣板基地,進一步促進上虞美麗鄉村振興的融合發展。”上虞區農業農村部門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