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2 08:58 瀏覽量:24169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獨家報道 四川筠連縣生態資源優越得天獨厚,如何利用生態優勢發展好特色茶產業,如何形成規模效應?如何保障種植戶與茶企利益?近日,四川省生態農業發展促進會農業規劃專家劉剛帶著問題,與筠連縣、巡司鎮的基層干部一起,在田間地頭與茶農面對面交流,進一步探討如何建立茶企、茶農、村集體的利益聯結機制,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貫徹執行好筠連縣發展產業的精神,理清發展思路。
據了解,為了搶時間抓進度,劉剛專家在春節期間一直在加班一邊是伏案做產業規劃,一邊是下基層作調研。3月8日至11日,劉剛專家又來到筠連,和巡司鎮李自榮副鎮長,巡司鎮農業技術綜合服務中心陳志遠主任、筠連縣農業農村局規劃科戴明奎副科長的陪同下,分別與銀星村干部、茶企、茶農進行了座談和走訪調研。基本理清了創立茶企、茶農、村集體利益聯結機制的思路。
劉剛專家與銀星村村支兩委進行座談
劉剛專家、李自榮副鎮長、戴明奎副科長與銀星茶廠負責人座談
在田間與茶農溝通交流
在田間與茶農溝通交流
劉剛專家、村委會鐘曉勇副主任、廖正濤專干在田間與茶農溝通交流
劉剛在調研中首先與基層干部講解產業規劃的初步設想,走訪交流茶農種植戶,與村干部基本統一認識。核心點是擔心農民如果采用訂單式,在市場價格低迷時或持平時,茶農會履行訂單合同,將茶葉賣給茶企,但是當市場外來收購者提高市場價格收購,哪怕是高一元錢一斤,茶農都不會履行合同。帶著這個問題,劉剛、陳志遠、鐘曉勇、廖正濤到田間,與正在采茶的農戶就這個問題進行了交流。
第一位茶農銀星村1組種植戶,家里有6~7畝茶園,她的看法是當市場外來收購者提高市場價格收購,哪怕是高一元錢一斤,茶農都不會履行合同,將茶葉賣給給高價的老板。
第二位茶農,茶園面積一家四口人不到2畝,因此,茶園經營不是他們家的主業與主要經濟來源,還是靠外出打工,維持家庭的經濟收入。茶葉發展沒有過多要求。
第三位茶農銀星五組種植戶,家有6畝左右茶園。他們認為建立訂單方式,只要價格能夠保證茶農的基本收益,價格達到茶葉品種的市場平均價格,他們無論市場價格這樣變化,他們都要履行訂單合同,不會看到外來老板出高價就賣給高價收購者。
第四位茶農銀星五組的正在采茶,家里有7畝左右茶園。她認為采取訂單農業的方式,與茶企建立穩定銷售關系,茶企保障收購,價格中平,茶農效益有保障,可以不賣給外來抬高市價的老板。
通過調研認為,大多數干部與茶農,比較贊同建立長期穩定的利益聯合體,認為這是保障茶農與茶企!村集體多方利益的最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