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3 09:38 瀏覽量:29347 來源:中國食品網
在樂山去峨眉的途中,有一座以“蹺腳牛肉”名揚四方的蘇稽古鎮,毗鄰古鎮的地方便是楊灣鄉周村。
周村顧名思義以周姓人家為眾而名,傳說周村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世代以殺牛為生,是一個非常繁華的牛市交易村。在周村德勝路,有一家名為“周老三全牛火鍋”招牌的鄉村農家小院店,在當地非常有名。
5月20日我在蘇稽“古市香蹺腳牛肉店”董事長張謙女士的陪同下來到了該家大院,見到了主人周崇康先生和其女兒周宇晞女士。
晚餐,熱情的主人留下我們吃飯,在一個包間里,每個位置所對應的圓桌上,鑲嵌了一個小型電磁爐,電磁爐上各自擺放了一個不銹鋼湯鍋,
湯鍋里放了一層燒熟的牛肉,牛肉下面有著豆芽、苦瓜、土豆、白蘿卜、西紅柿、筍瓜、茄子、四季豆等七、八種時蔬,邊煮邊吃。牛肉視客人喜好程度、食量大小可不斷添加,鍋內溫度可調控高低,始終保持滾燙飄香。我喜歡吃燒牛肉,但從未有著這樣的吃法,不加豆瓣和紅油辣椒,稱之為清燒牛肉,這是周崇康獨創的一個品種。
牛肉作為一種烹飪原料,腥膻味較濃,肌纖維粗長,不易斷裂,專業廚師多以燉、煸、燒、蒸、煎、炒以及腌熏見長,西紅柿燉牛肉,白蘿卜燉牛肉、土豆燒牛肉、筍子燒牛肉、粉蒸牛肉、干煸牛肉絲、生煎牛排、仔姜炒牛肉絲、陳皮牛肉、腌熏干巴牛肉等等,都是人們耳熟能詳的民間美味,而清燒則較為少見,在邊吃邊聊中,父女倆告訴我,他們賣這道菜已有一、二十年的歷史了,來吃的人很多,影響力比較大,中央電視臺、四川電視臺、樂山電視臺等許多新聞媒體都來拍攝、報道過他們,現成了當地一張名片。
一份清燒牛肉,能做出這樣大的影響力,這背后有著什么樣的故事呢?為一探究竟,我又專程于6月1日從成都來到周村,與父女倆進行了更深一步的接觸。在訪談中,我了解到周崇康上世紀63年出生,高中文化,由于家境貧窮,一畢業即開始為生計而奔波,編墊子、殺豬賣肉、擺攤賣鹵牛肉。92年新修房子在家中開門店經營傳統蹺腳牛肉,因排行老三,所以將店名取名為“周老三蹺腳牛肉店”,后結合祖傳技藝和現代人的需求,不斷創新,將蹺腳牛肉改良升級為全牛席后,改名為周老三全牛火鍋。
隨著年齡的增長,長時期的經商,讓他日漸疲憊,富足的生活讓他產生了小富即安,止足于現狀的想法,重點把經營權交給了從部隊復員回鄉的女兒周宇晞身上,希望她能子承父業,堅守初心,不忘使命。87年出生的周宇晞外表端莊、清秀、漂亮,內心有股軍人的堅韌,不屈的氣質,為人熱情、善觀察、思考,在大人面前雖然是個小女孩,但在經營餐飲企業方面卻日漸成熟,并有著自己的新理念、新思維。
她告訴我:爸爸做的清燒牛肉為什么這樣好吃,就是在于他對牛肉原料的挑選和對牛的鐘愛。店旁邊就是周村著名的殺牛場,圈存著明天凌晨就要宰殺的幾十頭牛,有黃牛、水牛和奶牛,他父親選擇的是當地喂的土水牛。現在市面上的牛肉不少是注了水的,而他們這里宰殺的從來不注水,水牛須是2年至5年的放養水牛,最好是選用牛膘部位燒來吃,香、韌、有咬勁,不要燒的太軟,否則,沒有牛肉的香味。
他們家日常經營的蹺腳牛肉、鮮燒牛肉,尤其是全牛席在本地很有特色,為什么專門還要增加“清燒牛肉”呢?多年來慕名而來的吃客很多,除了國內的還有許多外賓,有的不吃辣椒,于是他就針對這些人群專門開發了這道菜。
“清燒牛肉”首先在于選料,選用新鮮的當地的水牛肉,切成厚片,不碼芡、不氽煮。其次在于烹制,用當地產的黃菜籽油,下鍋燒熟放入大蒜、生姜、干辣椒、花椒、生牛肉片一同爆炒,摻湯、放鹽、胡椒面,先燒10分鐘,燒入味,剛可咬動時,將牛肉撈出放盆內再將筍瓜、苦瓜、土豆、四季豆、白蘿卜、黃豆芽等時令菜蔬放鍋燒至斷生,撈出放在不銹鋼小鍋內,摻入湯汁放點味精,再在其面上放入牛肉和芫荽,端上桌放在電磁爐上即成。
此種做法,不循傳統烹飪而為,但食材生態、烹法簡單,時蔬搭配屬典型的鄉村健康美食。
圖文:特技廚師 胡曉遠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