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0 09:01 瀏覽量:10683 來源:中國食品網
中國食品網訊 (崔穎 葉歌報道)為積極響應國家“雙循環”戰略任務,搶抓“一帶一路”發展新機遇,助推成都生物醫藥供應鏈中心建設,11月9日,以“雙循環·新格局·供應鏈·新生態”為主題的成都國際生物醫藥供應鏈合作論壇在成都高新區舉行。
本次活動由成都市口岸與物流辦公室、成都高新區管委會以及成都市醫藥健康產業生態圈聯盟共同組織,是繼 2019成都國際生物醫藥供應鏈大會之后舉辦的生物醫藥供應鏈領域的又一重大活動。
專家“把脈” 助力生物醫藥供應鏈融入“雙循環”
2020年,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挑戰,供應鏈企業在穩定全球醫藥產業鏈供應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屆成都國際生物醫藥供應鏈合作論壇,正是探討后疫情時代,面對新的國際國內形勢,生物醫藥供應鏈如何積極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
此次活動得到立陶宛駐華大使館、拉脫維亞駐華大使館、匈牙利駐重慶總領館、瑞士駐重慶總領館等單位的大力支持,現場吸引阿斯利康、輝瑞、禮來制藥等生物醫藥生產、流通、投資、科研機構等近200家企業代表參加。
活動現場,來自拉脫維亞、立陶宛、匈牙利、波蘭、瑞士等國商務代表及生物醫藥領域的專家和學者齊聚,共同分享各國優秀藥械產品和技術以及與中國的合作機遇,同時為成都生物醫藥供應鏈發展建言獻策。此外,參會嘉賓圍繞“藥械監管為醫藥供應鏈發展賦能”“專業化服務為醫藥供應鏈發展護航”“成都供應鏈規劃與政策解讀”“雙循環戰略下的生物產業供應鏈新舉措”等方面進行了交流分享。
國藥集團醫藥物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世元通過分享國內先進物流平臺的成果經驗及典型案例(4PL供應鏈解決方案—杰特貝林),為成都供應鏈物流建設提供了最新可行性方案。該方案通過供應鏈全流程互聯網透視的角度,從進口報關后全國多倉聯動,到啟動全網聯動冷鏈運輸,再到開展綜合保稅加工服務及提供供應鏈金融產品,確保每個環節零誤差。
四川大學商學院教授羅利則從產業鏈的完整性、供應鏈的安全性,以及需求鏈的內生性出發,提出在現代化多鏈結合的模式下,以構筑完整的內需體系為主,通過“一帶一路”等多方位渠道開辟海外潛力市場。他表示,“在新的環境下,我們要努力走出一條依靠國內市場需求拉動,建立新的產業體系和形成創新能力的路徑,同時與資源供給國形成互利互惠的戰略分工,最終構建出系統多鏈循環模式,不斷反映出真實的全球‘雙循環’供需關系,從而激發供應鏈活力。”
政企協同 全力打造國際生物醫藥供應鏈新樞紐
記者從本次會上還獲悉,四川省藥品監督管理局將與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管委會簽訂推動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合作備忘錄,雙方共同建立工作站,全力支持成都加快生物醫藥供應鏈中心建設,推動藥械進出口領域落實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不斷提升藥械進出口專業化服務能力。
工作站建立后,四川省藥監局將入駐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辦公,提供相關事項受理前咨詢服務和政策指導,開辟審批、檢驗檢測綠色通道。同時,成都市物流辦將從“供應鏈公共服務平臺”“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供應鏈模式創新應用”等多個方面給于政策支持。
據悉,作為成都生物醫藥產業主陣地,成都高新區正以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化生物產業體系為目標,以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為核心,加快打造“四鏈條一社區一體系”產業生態圈,構建具有競爭力的“藥物及醫療器械國際臨床研究服務中心”“生物技術藥物全球生產中心”“四川成都國際醫學中心”“全球新藥研發外包服務交易中心”“全球生物醫藥供應鏈服務中心”等“五大中心”。
全球生物醫藥供應鏈服務中心自2019年成立以來,依托國藥集團專業化優勢,圍繞“國際運輸、進口代理、保稅物流、藥品檢驗、口岸清關、國內調撥”等功能,不斷強化功能建設,取得了系列突破。2019年4月,首單醫療產品在成都實現空鐵聯運雙通關;2019年9月,聯合蓉歐班列公司制定了全國首個生物醫藥鐵路運輸可行性方案;2019年12月,完成生物醫藥鐵路震動測試、溫度測試、跨境運輸測試;2020年4月,首單跨國公司生物制品在成都通關;2020年8月,四川省內首個按照醫藥標準建設的創新保稅物流中心在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運營;2020年9月,四川首個醫藥器械保稅加工項目啟動。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有關負責人介紹說,創新保稅物流中心覆蓋五種溫濕度管理模式,在成都創新設立了“一庫兩制”的保稅與非保稅同倉存儲的新模式,并依靠專業藥械質量管理體系進行現場管理賦能,從而實現溫控藥械從運輸、查驗、倉儲、出入全程質量管控追蹤、溫濕度數據追溯、產品信息跟蹤等功能,確保藥械產品在流通環節的高效、高質與安全。
該負責人表示,未來,全球生物醫藥供應鏈服務中心將依靠“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節點城市的區位優勢和蓉歐班列+雙機場的交通優勢,立足“國內大循環的戰略腹地、國際大循環的門戶樞紐”定位,暢通國內循環通道,拓展國外循環市場,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致力于將成都打造成為國際生物醫藥供應鏈新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