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30 09:17 瀏覽量:18376 來源:中國食品報網
3月29日,成都高新區醫藥健康企業黨史教育、政策、規劃宣講暨機會清單發布會近日在成都前沿醫學中心舉行,40余家來自成都高新區的重點醫藥健康企業代表參加活動,共同參與黨史學習,探討醫藥健康產業未來發展。活動現場,首批醫藥健康產業機會清單正式發布,涉及藥物發現、安全性評價、有效性評價、中試生產、細胞治療研發等多個方面。
共享平臺
首批10個醫藥健康產業機會清單發布
會上,成都高新區梳理發布了先導藥物萬億級DNA編碼化合物篩選平臺、成都新藥安全性評價中心、國際平行試驗室等10個生物醫藥技術創新功能性平臺供給清單,涉及藥物發現、安全性評價、有效性評價、中試生產、細胞治療研發等多個方面。
其中,成都先導藥物萬億級DNA編碼化合物篩選平臺是獨特的早期新藥發現平臺,基于數百種不同的骨架結構,已經完成逾四千億結構全新、具有多樣性和類藥性的DNA編碼化合物的合成,是國際上提供規模化DNA編碼化合物庫篩選的三家公司之一。該技術旨在提升創新藥物研發過程中早期篩選的成功率、縮短研發周期、降低研發成本;國際平行實驗室由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負責運營,重點建設mRNA/基因制藥、干細胞制藥、免疫細胞制藥、微生物制藥、靶向小分子化藥制藥等5大平臺技術,主要針對癌癥、慢性炎癥、慢性感染性疾病、免疫性疾病、代謝性和退行性疾病、罕見病等多種適應癥。
“生物醫藥技術創新功能性平臺是圍繞新藥研發過程中的藥物發現、質量研究、安全有效性評價、臨床研究、產業化等主要環節,為生物醫藥創新企業提供新藥研發技術服務、功能服務、臨床實踐等一體化服務的成果轉化專業服務平臺。通過加強核心創新平臺整合和建設,形成規范化、一站式全鏈條技術創新平臺與孵化體系,實現資源開放共享,有利于創新研究加速轉化成為創新成果,實現創新價值。”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開門問策
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征集企業建議
記者注意到,活動現場還特別印發了黨史學習教育相關材料,并結合學習教育開展了產業規劃和政策專題宣講,從產業發展戰略、發展定位、發展路徑和目標,以及現行各級政策、申報流程、項目審查要點和常見問題等各個方面,全面系統講解了成都高新區醫藥健康產業“十四五”專項規劃制定和產業政策申報過程中,企業關注的重點、熱點和難點,“面對面”向企業征集意見建議,為企業答疑解惑。
國藥器械相關負責人現場告訴記者,“通過此次活動,我們清楚了解了今年生物產業專項政策的申報時間及申報方式,對高新區相關政策支持條款也有了更加全面系統的了解,接下來我們會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進一步加強政策研究,爭取更多政策支持,促使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據了解,為進一步加快完善生物產業生態圈(產業功能區),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的現代生物產業體系,打造千億產業集群,成都高新區于2020年再次修訂完善《關于促進生物產業生態圈(產業功能區)成型成勢發展的若干政策》,從提升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金融鏈等方面全面支持區內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生物服務、健康新經濟等領域企業及機構發展。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們在高標準編制‘十四五’規劃的同時,廣泛‘開門問策’,通過像今天這樣的活動與企業進行良好的交流與溝通,有效幫助我們深入細化醫藥健康產業的專項規劃,促進生物產業健康穩步發展。”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加快創新資源聚集
醫藥健康產業創新活力持續迸發
據悉,此次活動的舉辦地成都前沿醫學中心,是成都市與四川大學校地合作的核心項目,重點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基因組學等前沿科學技術驅動的新醫學(“醫學+新工科”、“醫學+生命科學”)基礎研究和臨床技術的創新和發展,致力于打造成為成都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的新極核和策源地。目前園區已引進疾病分子網絡前沿科學中心(國家級平臺項目)、賾靈生物等超過40個項目。
作為成都生物產業發展主陣地,近年來,成都高新區圍繞創新資源聚集,狠抓品種培育,醫藥健康產業創新活力持續迸發。2020年,成都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規模突破600億元,實現規上工業產值266億元,同比增長10%,生物醫藥園區綜合競爭力排名躍升至全國第3。
當前,成都高新區已初步建成涵蓋靶點發現、安全性評價、有效性評價、臨床試驗到產業化的新藥創制全鏈條創新平臺體系,并推動成立全國首個政院企合作GCP公司和藥物臨床試驗研究者協會,加強臨床資源整合。通過構建特色金融體系,提供“一對一”服務等舉措,多角度全方位幫助企業加快研發速度。
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并結合系列活動,進一步強化政策支持宣講,助力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凝心聚力提高企業服務水平,加強創新服務平臺的挖掘和培育,有效激發區域創新活力,努力打造全國醫藥健康產業的重要創新策源地。
(中國食品報四川楊釬釬 葉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