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7 16:14 瀏覽量:26797 來源:食品網
中國食品報中國酒報道
“綿竹酒,清而冽,別處則否”。在古城綿竹,不乏文化底蘊深厚、品質品牌雙優的特色酒企,而中國明代老窖酒業卻少有。源自公元1639年,四川白云池酒業由明代“天官酒坊”發展而來。
福地瓊漿天官酒,神泉老窖白云池。以“雙劍”原酒生產基地為核心,以“白云池”瓶裝酒生產基地為翼,白云池酒業融合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傳播和發揚中國白酒文化。
溯源:明代“天官酒坊”遺留老窖
作為道教六十四洞天福地之一,四川綿竹的釀酒歷史可追溯至戰國時期。作為明代老窖酒業,白云池酒業的歷史文化是綿竹乃至中國白酒史上珍貴的篇章。
白云池酒業源頭為“天官酒坊”,是明代崇禎年間首輔(宰相)劉宇亮所建,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看破官場險惡的劉宇亮棄官務農,回到山清水秀、物產富饒的家鄉綿竹,發現他的老宅地處福地靈山、神泉懷抱之中,是歷代釀酒的好地方,就決定為子孫留下一項生計,于是辦起了大曲釀酒坊。
經過數百多年的歷史變遷和幾次大地震,少部分老酒坊房屋幸存,但百余口老窖池保留至今,仍在使用。此外,其后人還保存了部分明、清、民國的文物,如明代貯酒壇、品酒碗以及劉宇亮制作的“大曲醇香酒招”等。始建于1948年的四川白云池酒業有限公司承繼先賢智慧,沿用古法釀造結合現代工藝,發展至今,已擁有窖池500余口,其中上百年窖池100余口,四十年以上窖池200余口。
據了解,白云池酒業以雙劍酒業原酒生產基地為核心,年產優質基酒5000余噸,巨資打造儲酒能力數萬噸、占地上百畝的新型現代化“白云池”瓶裝酒生產基地,集生產、倉儲、辦公、銷售、現代工業旅游觀光為一體,為中國白酒發展貢獻力量。
品質:福地神泉釀出玉露瓊漿
眾所周知,綿竹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占釀酒之地利、得釀酒之天時、聚釀酒之精英而法酒道,自古產好酒。
地處福地、靈山、神泉環抱之中,白云池酒業是道教第六十四福地中心地帶,是古蜀神泉“玉妃泉”和隋代神泉“三箭頭”的源頭,釀酒采用神泉源頭之水,富含人體必需的各種微量元素和氨基酸。
繼承了“天官酒坊”老窖池的四川白云池酒業,傳承著中國白酒釀造的精湛技術和工匠精神。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結合明代窖池,加上嚴格的純糧固態發酵工藝流程,釀制出的酒甘醇爽口、余味悠長,堪稱濃香型酒之佳品。
好山好水是上天的饋贈,老窖池是歷史的遺留,而白云池酒業所要做的,就是無愧于這份饋贈,專注釀好酒,為世間留下經典味道。
白云池酒業致力于傳播中國純正的白酒文化,不僅是要將玉露瓊漿傳播到全國各地,更要將綿竹人遵循自然、尊重歷史的人文精神與消費者分享。
輕酌一口白云池酒,味蕾上是清新的感受和純凈的芳香。每一滴酒都是大地的恩典,悅品,閱悟,樂在其中,享受其中。
發展:依托萬噸級原酒打造品牌酒
隨著消費轉型升級,白酒競爭日趨激烈,如何突破傳統發展思路與模式,打造自身白酒品牌,提升優質白酒價值,成為綿竹產區眾多中小酒企不懈探尋的問題。
對于白云池酒業來說,原酒生產、散酒品牌和白云池酒品牌的打造是發展的關鍵。在原酒方面,白云池酒業常年擁有原酒儲備2萬余噸,含濃香型基礎酒、清香型原酒、馥郁香型原酒等數十種,能夠滿足不同地區、不同消費者的口感需求。
依托萬噸級原酒生產儲存資源,白云池酒業開設“綿坊”散酒全國連鎖店,為市場制定了高中低數十種散酒品類,讓消費者喝到真正的糧食酒。
在成品酒方面,白云池濃香型系列酒作為公司打開傳統消費市場的窗口,由一瓶原酒系列、光瓶系列、1639年份系列組成。白云池苦蕎酒系列精選優質黑苦蕎,提取白藜蘆醇,做健康養生好酒。
本著“以酒質為基礎,以市場為導向,一生只為釀好酒,建立廠方、客戶、消費者多贏為目標”的企業宗旨,白云池酒業嚴格管控生產質量,把傳統的釀酒技術與現代科技相結合,與時俱進,開發各類創新性白酒,不斷強化技術力量。以品質換誠信,以誠信鑄品牌,以品牌引領消費,白云池酒業正邁著堅定的發展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