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9 11:56 瀏覽量:16403 來源:中國食品報
本報訊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有關部署,加快建設現代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日前,農業農村部印發《“十四五”全國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全面安排“十四五”時期農產品產地市場發展的總體思路、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等,推進農產品流通現代化,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的市場支撐。
《規劃》提出,按照保供固安全、振興暢循環的工作定位,到2025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供需適配、組織高效、暢通便捷、安全綠色、保障有力的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初步形成覆蓋農產品優勢產區、銜接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對接主要消費市場的農產品產地流通網絡。到2035年,形成與現代農業發展相適應、與現代流通體系相匹配的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
《規劃》明確,優化農產品產地市場空間布局,構建三級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根據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和國土空間規劃,立足農業產業布局,結合農產品消費區域以及交通運輸發展特點,統籌推進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發展。在全國農產品優勢產區,對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等城市群消費需求,進一步完善以國家級農產品產地市場為龍頭、區域性農產品產地市場為節點、田頭市場為基礎的三級農產品產地市場體系,優化不同層級市場的空間分布和功能作用,實現公益性與市場化相結合、線下物流與線上營銷相結合、產地市場與城鎮流通體系相結合。在農產品優勢產區,遵循市場規律,尊重市場選擇,以市場自發形成的農產品產地市場為基礎,進行重點培育。同時,統籌農產品產地市場布局,統籌考慮產業基礎、消費導向、市場潛力及交通設施等因素,按照強調“專業”、突出“優勢”的原則,聚焦糧油類、果蔬類、畜產品類、水產品類及特色農產品類中的26個重點品類布局國家級農產品產地市場。區域性農產品產地市場和田頭市場不限于26個品類,各地結合實際自行確定。
《規劃》指出,提升農產品產地市場運營效率,促進集群式發展,加快融入現代供應鏈體系,主動嵌入國際消費市場。加快三級市場聯動發展。支持國家級農產品產地市場與區域性農產品產地市場、田頭市場增強業務聯動,促進農產品產地市場集群式發展。加強跨區域協同發展。鼓勵國家級農產品產地市場打破地域界限,建設區域性農產品產地市場和田頭市場,形成網絡化布局、集團化經營。推動產銷市場融合發展。鼓勵農產品產地市場發展電子商務、配貨配送、連鎖門店,引導產地市場和銷地市場經銷商開展攤位共享、代購代銷等合作,推動農產品產地直供與銷地直采雙向融合。提高農業生產組織效率。發揮農產品產地市場在供應鏈中的關鍵作用,對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國有農場等主體,發展種養加、產供銷和內外貿聯動的現代農業。提升產地流通服務水平。應用供應鏈理念和技術,改造提升農產品產地市場,培育形成新型供應鏈服務平臺。增強質量安全追溯能力。推行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引導生產主體在自控自檢的基礎上開具使用,推動經銷商驗證采購。鼓勵農產品產地市場建立基于供應鏈的質量安全追溯機制,逐步構建來源可查、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全鏈條可追溯體系。
為補齊農產品產地市場設施短板,《規劃》提出,將提升交易服務水平,全面升級交易設施,豐富市場交易方式;提高倉儲物流能力,加快倉儲設施建設,完善商品化處理設施,健全產地冷鏈物流體系。此外,《規劃》還在拓展農產品產地市場多種功能、構建農產品產地市場支撐體系等方面進行了明確。
為保障《規劃》順利實施,農業農村部將增加建設投入,將符合條件的農產品產地市場建設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范圍。同時,強化金融支持,指導各級農業信貸擔保公司加強與銀行業金融機構合作,對符合條件的農產品產地市場積極提供擔保業務。
(曲玥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