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1 11:45 瀏覽量:18078 來源:內蒙古日報
內蒙古是全國名副其實的“奶罐”。這里地處“黃金奶源帶”,擁有13億畝天然草原、3000萬畝人工草地,2021年,全區奶牛存欄143.4萬頭、牛奶產量673萬噸,均居全國首位,奶業全產業鏈產值超過2000億元。中國人喝的牛奶,每5杯就有1杯來自內蒙古。
打造世界一流、全球最大的綠色智能制造樣板基地,伊利現代智慧健康谷工業板塊核心啟動區目前已具雛形,液態奶全球智造標桿基地項目、奶粉全球智造標桿基地項目、敕勒川生態智慧牧場項目、伊利智造體驗中心項目即將投入運營。
蒙牛中國乳業產業園智能制造區布局常溫、低溫、冰品、奶粉、鮮奶、奶酪六個業態,建成后將形成集中連片的現代乳業智能制造工廠群。
呼和浩特市優質牧草技術攻關項目面積最大的基地——臺基營苜蓿草種植技術攻關基地,3000畝苜蓿已完成頭茬收割。
興安盟科右前旗推進奶牛標準化、規模化發展,扶持民族特色奶食品產業。
從排名世界前十的龍頭乳企——伊利、蒙牛,到全區各地的鄉村、農戶,內蒙古深入實施奶業振興行動,推動奶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3月,內蒙古出臺推進奶業振興九條政策措施,扶持補貼力度空前加大。國家專項資金和自治區財政在奶業振興方面的投入預計每年將達到22.5億,自治區財政每年安排1億元資金支持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建設,真金白銀的投入將吸引和撬動更多金融資本參與到奶業振興上來。
九條政策措施包括對新建規模化奶牛養殖場進行補貼,對使用專項債新建奶業發展園區予以支持,對龍頭企業生鮮乳加工增量進行補貼,對龍頭企業利用生鮮乳噴粉進行補貼,對利用性控胚胎培育高產奶牛進行補貼,對新增規模化苜蓿草種植進行補貼,設立奶牛疫病防控專項資金,支持乳業創新平臺建設,設立奶業振興基金。九條政策措施將為內蒙古到2025年實現奶畜存欄達到350萬頭只,奶類產量達到1000萬噸的目標,率先在全國實現奶業振興,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內蒙古全力做優做強奶業,為推動國家奶業振興作出更大貢獻,為全國人民提供更加豐富、優質的“內蒙古味道”。 (李卓 王曉博 閆晨光 馬建荃)
上一篇:呼倫貝爾伊利有機液態奶生產線投產
下一篇:長期攝入奶及奶制品對身體有何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