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25 10:16 瀏覽量:17020 來源:中國食品報
疫情發生以來,調味品市場歷經起伏。2020年復合調味料被資本熱捧,調味品上市企業股價逆勢上行,之后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社區團購低價沖擊等影響,品牌商的經營壓力大幅增加,2021年起多數上市企業股價出現下跌。目前,我國調味品市場呈現發展常態化、競爭白熱化、需求多樣化、渠道多元化和產品復合化五大特征。調味品企業應及時調整策略,以長效經營謀長遠發展,跟上時代前進步伐。
發展常態化
作為必需消費品,調味品雖然受疫情影響,行業整體增速有所放緩,但未來仍有望維持平穩增長。根據中國調味品協會數據,近3年百強企業產銷量及同比增速均穩步上升。
在應對疫情沖擊、原材料上漲、社區團購低價沖擊等市場壓力的過程中,企業多采取短期快速應對的方式。隨著疫情常態化,社區團購低價沖擊有所減弱,調味品生產企業也從短期沖刺向長效經營轉變,品牌商制定更長期的發展戰略,補齊各類渠道短板,也逐步形成有效的疫情應對策略,并通過提價應對上游原材料漲價,追求長效經營成企業共同努力的方向。
競爭白熱化
目前,調味品市場進入存量發展時代。根據企查查數據,截至2021年底,調味品在業存續企業為41.96萬家,同比2020年下降4%。2021年注冊量呈斷崖式下降,吊銷注銷量大幅上升,凈增數量大幅下降。
隨著以復合調味品為主營業務的眾多玩家以及部分食用油企業的進入,調味品市場的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
尤其是自2020下半年開始的原材料成本上漲,使企業端面臨巨大挑戰,而為了促進營收增長,研發費用及銷售費用也大幅增加。增收不增利,成為2021年調味品企業普遍面臨的情況,16家主要上市企業中14家毛利率同比下降,12家凈利率同比下降。
此外,占據調味品終端渠道半壁江山的餐飲渠道一直是經銷商布局的重點,疫情使得餐飲市場消費低迷的現象本已導致經銷商庫存壓力增加、動銷速度放緩。而廠家迫于銷售壓力又不斷開發新的經銷商,這就造成經銷商同行的“嚴重內卷”。根據企查查數據,2021—2022年,以經銷商為主的調味品流通企業注冊數量連續多季度出現下滑;尤其是2022年,以經銷商為主的流通企業數量首次出現負增長。
需求多樣化
消費市場呈現出“消費兩極化”的明顯趨勢,消費升級和消費分級并行發生。這一消費特征在調味品市場也有所體現,以縣鄉鎮下沉市場為主的價格敏感性消費者愈發追求極致性價比,而以一線城市為主的品質驅動型消費者更愿意支付較高溢價。
已有調味品生產企業及時捕捉到市場信號。消費分級層面,太太樂推出實惠裝“天天旺”,海天味業、中炬高新、千禾味業、天味食品等調味品生產企業也明顯加快渠道下沉步伐。
消費升級層面,海天味業、李錦記、廚邦、欣和等企業也持續推出高端化、功能化新品。此外,這些頭部企業也為滿足消費者對健康化的需求,持續推出“減鹽、薄鹽”概念產品。
生產驅動轉變為消費驅動成調味品市場普遍趨勢,品牌商紛紛以用戶為中心,推出適應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渠道多元化
隨著消費行為與消費模式的變化,調味品行業的渠道體系也正在快速迭代更新,但調味品的三大消費終端不變且結構企穩,呈現出餐飲端、家庭零售端及食品加工端占比為5∶3∶2。
疫情發生以來,餐飲渠道需求大幅減少,社區團購興起持續分流商超渠道,對部分調味品企業沖擊較大,開始大幅增加其新零售渠道布局,加大向線上線下全渠道滲透成為調味品企業的一致選擇。
就餐飲端和食品加工端來看,前者主打菜系從川菜、粵菜向湘菜、楚菜發力,后者鹵味零食、預制菜、方便速食等各類新品層出不窮,這些變化均促使特色口味復合調味料及定制化調味品需求日益旺盛。以圣恩、聚慧、川娃子、圣倫、寶立為主的一批定制餐飲調味品生產企業快速發展。根據中國調味品協會大數據信息中心的初步估算,目前國內定制餐飲調味品市場總體規模已經超過400億元,并仍在以每年20%以上的增速快速發展。
家庭零售端,社區團購、生鮮電商、直播電商及平臺到家等新零售渠道持續滲透,調味品企業零售渠道正從傳統線下經銷商渠道轉變為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新零售體系,“線上線下一體化、傳統新興全覆蓋”趨勢明顯。
產品復合化
在餐企連鎖化及經營壓力增加、消費者口味變化并追求便捷的共同驅動下,復合調味料市場快速發展,在調味品整體市場中的滲透率持續提升。有關數據顯示,2021年,復合調味料占比將達到30%,5年復合增速超10%。
頤海國際、日辰股份等上市復合調味料生產企業2021年營收快速提升。復合調味料生產企業的上市與融資節奏也有所加快,寶立、丹丹、紅太陽等企業先后謀求上市,加點滋味、飯掃光、小熊駕到等企業均獲得融資。此外,海天味業、廚邦、李錦記、千禾味業、恒順醋業等基礎調味品生產企業也紛紛推出各類復合調味料產品。
伴隨復合調味料的多樣化,消費者開始嘗試各種復合調味料產品,對應的消耗量提升、使用及購買頻次增高、品類切換節奏也變快,調味品的“快消品”屬性凸顯。
短期回望,疫情反復等宏觀背景的變化對調味品市場及企業造成一定沖擊,但伴隨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市場機遇也不容忽視。調味品作為剛需消費品的本質不會改變,調味品生產企業應把握時代機遇,順應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策略,跟上時代前進步伐。
(來源:中國調味品協會)
上一篇:中國食品網播報 農業農村部 進一步優化完善生豬定點屠宰相關證章標志管理
下一篇:中國食品網播報 中烹協發布2021年度團餐百強企業大數據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