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3 09:13 瀏覽量:14858 來源:中國食品網
四川省微生物學會健康知識科普系列:
進入2022年,國家密集出臺了關于提高公民科學素養的多項政策,四川省微生物學會作為我省微生物領域的行業學會,通過多種形式的微生物科普活動,讓大眾能夠正確認識了解微生物,趨利避害,健康生活。
2022年8月,由共青團成都市委、成都市少工委指導,四川省微生物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四川省青少年文聯主辦“喜迎二十大,爭做好隊員”系列主題實踐活動--“博物少年,走進科學家實驗室”系列科普活動。8月19日本次活動的第一站來到了四川省級科普基地--乳酸菌科普教育中心。
乳酸菌科普教育中心是四川省微生物學會會員單位--四川高福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12年創辦建立的乳酸菌科普基地,旨在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面向大眾開展乳酸菌的知識教育,為大眾提供貼心的營養健康常識,使大眾了解益生菌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從而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讓大眾建立科學的健康管理的方法。
科普篇
高福記乳酸菌科普教育中心的科普老師詳細向隊員們介紹益生菌的前世今生。
益生菌來源:益生菌對應的英文是 Probiotics ,源于希臘語“ for life ”,意思是“對生命有益”。在國外,酸奶里發酵產生的益生菌可能是最早被人類所食用的益生菌。根據歷史記載,公元前3000多年,居住在土耳其高原的古代游牧民族可能就開始制作和飲用酸奶。公元前2000多年,在希臘東北部和保加利亞的色雷斯人也掌握制作酸奶的技術。后來,酸奶技術被古希臘人傳到歐洲的其他地方。
在中國,最早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記載可以追溯至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渡虝?middot;說命》記載有“若作和羹,爾惟鹽梅”表明早在3100多年前,我國勞動人民就能用鹽漬梅進行烹飪。而在《詩經》中記載有“中田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的詩句,其中“廬”和“瓜”是指蔬菜,“剝”和“菹”是鹽漬加工,據漢代許慎《說文解字》解釋“菹菜者,酸菜也”,這也是中國最早利用乳酸菌進行生產加工活動的文字記載。
益生菌的定義
1953年,德國細菌學家Werner Kollath第一次使用了“益生菌”這個名詞來稱呼為營養不良的病人開出的有助于恢復健康的各種含菌補充劑。而在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隨著人類對益生菌的認識的不斷加深,相關概念的表述也不斷進化。目前被公認權威的益生菌定義是2001年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FAO/WHO)提出的——當攝入足夠數量時,對宿主產生健康益處的活性微生物。
益生菌的作用
益生菌對優化人體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以及治療由菌群失調引起的相關疾病有著重要的功效,特別是對于廣大有胃腸道不適癥狀的人群。在生理條件下,益生菌的攝入可參與幫助腸道菌群維持動態平衡、促消化、助調節、清毒素、增強免疫力。而當腸道微生態平衡被打破后,代表著腸道微生物組成分和功能性的改變、失衡。相關疾病就會相繼而來,這種由外界環境因素(如感染、飲食、用藥等)造成的腸道菌群擾動與我們所知的多種急、慢性疾病密切相關,包括抗生素相關腹瀉、炎癥性腸病、哮喘、代謝癥候群等。而益生菌或可通過免疫調節、生產有機酸及抗菌物質、與共生菌群互作、與宿主互作等系列積極行動為人體提供保護。
科普老師向同學們詳細講解益生菌知識攝影|捌月
實踐篇
“老師,益生菌又是怎么讓四川泡菜更美味的呢?”隊員們向老師提出了問題。
科普老師隨后介紹了其中的原理:部分益生菌例如植物乳桿菌550等菌株在蔬菜發酵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體現在:1.產生乳酸、細菌素等代謝產物,這些代謝產物可以明顯的抑制有害菌的生長,促進產品品質提升。2.產生純正發酵香味,賦予蔬菜濃厚發酵風味。3.經特點篩選的菌株在發酵過程中不會產生亞硝酸鹽、生物胺等有害物質,例如植物乳桿菌550、植物乳桿菌360等。4.由于充分發酵的蔬菜自身會產生抗菌物質,故可以減少食鹽、防腐劑等添加劑的使用。5.發酵過程中產生的有機酸、鍛煉脂肪酸、小分子肽等物質有益于人體健康,提高了發酵蔬菜的營養。
“原來如此!”隊員們聽后恍然大悟。
“想不想自己做一壇益生菌泡菜呢?”“想!”“要!”同學們都踴躍舉手。
體驗不同的益生菌產品攝影|捌月
動手制作益生菌泡菜 攝影|捌月
本次實踐活動上,隊員們通過親手制作泡菜,不僅體驗了傳統工藝制作泡菜的技術,還學會從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物里發現其蘊含的科學知識,同時更感受到勞動、知識和科技結合帶來的新鮮感、滿足感、成就感。帶上親手做的包含“科學知識”的益生菌泡菜,分享給自己的家人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