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1 08:42 瀏覽量:16664 來源:中國食品網
為了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捍衛“兩個毫不動搖”,充分激發社會活力,提振民營企業信心,清除一些不合理規定,扭轉社會輿論和風氣,保障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彰顯“56789”特征,讓全國人民一心一意拼經濟,我們建議:由中紀委牽頭對民營企業發展環境進行再次專項督察,并及時公布和嚴肅處理發現的突出問題。這個專項行動,在當前具有特殊意義,很有必要而且應該盡快推進!
堅持發展民營經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國民營企業發展的歷程和地位做過深入研究和精辟論述。他在2018年11月1日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指出,我國非公有制經濟,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方針政策指引下發展起來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五大把“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確立為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明確提出“非公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六大提出“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黨的十八大進一步提出“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重申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公有制經濟財產權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經濟財產權同樣不可侵犯;國家保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利益,堅持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各種形式的不合理規定,消除各種隱性壁壘,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健全以公平為核心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加強對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自然人財產權的保護,清理有違公平的法律法規條款”。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要“鼓勵民營企業依法進入更多領域,引入非國有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更好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黨的十九大把“兩個毫不動搖”寫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作為黨和國家一項大政方針進一步確定下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企業蓬勃發展,民營經濟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是黨中央的一貫方針,這一點絲毫不會動搖。他指出,概括起來說,民營經濟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民營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我國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為創業就業的主要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為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政府職能轉變、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國際市場開拓等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經濟發展能夠創造中國奇跡,民營經濟功不可沒!
黨的二十大明確指出,“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2022年12月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堅持真抓實干,激發全社會干事創業活力,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特別強調,針對社會上對我們是否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不正確議論,必須亮明態度,毫不含糊,要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各級領導干部要為民營企業解難題、辦實事,構建親清政商關系。
可見,我們黨在堅持和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上的觀點是明確的、一貫的,從來沒有動搖。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應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
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有的人發表了一些否定、懷疑民營經濟的言論。比如,有的人提出所謂“民營經濟離場論”,說民營經濟已經完成使命,要退出歷史舞臺;有的人提出所謂“新公私合營論”,把現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曲解為新一輪“公私合營”;有的人說“現在是國進民退”,把國有企業的發展和民營企業的困難牽強聯系在一起;有的人說“加強企業黨建和工會工作是要對民營企業進行控制”等等。這些說法是完全錯誤的,不符合黨的大政方針。
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我們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們致力于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寫入了憲法、黨章,這是不會變的,也是不能變的,任何否定、懷疑、動搖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言行都不符合黨和國家方針政策,都不要聽、不要信!“三個沒有變”,讓所有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完全可以吃下定心丸、安心謀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明確指出,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不僅不能“離場”,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的舞臺。
為督促各地區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2019年10月中央部署開展了“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保護民營企業發展”的專項督察,取得了明顯成效。為了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經濟思想在全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建議紀委部門牽頭督察如下問題:
第一,督察各地各部門是否真正落實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民營經濟的系列重要論述,是否存在“以講話落實講話、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而“沒有實際行動、沒有具體措施、沒有突出事例”等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問題;
第二,督察各地黨政部門是否真正落實了“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的重要思想,是否存在“口頭上是自己人、行動上看成是另類人”“會議上說是自己人、會議后看成是其他人”“宏觀上說是自己人、遇到具體問題就是局外人”等觀念和行為;
第三,督察各地業務主管部門是否真正堅持了“兩個毫不動搖”和“三個沒有變”,是否對社會上和輿論界的一些否定、懷疑民營經濟的言論特別是所謂的“民營經濟離場論”“新公私合營論”“加強企業黨建和工會工作是要對民營企業進行控制”等不正確議論,亮明態度,毫不含糊地進行抵制和反對,從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第四,督察各地立法機構和企業主管部門是否真正“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對國企民企平等對待的要求落下來”,是否完全徹底清理廢除了不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規章制度、文件通知、條例辦法等,是否制定了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對民營企業是否存在"冷、推、拖、卡"問題"?
第五,督察各級領導干部是否真正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切實為民營企業發展解難題、辦實事,特別是金融機構對民營企業貸款政策是否真正落實?對于故意刁難甚至加害民營企業家的行為是否做出依法處理?對民營企業在繳費、稅收、用工、土地、環保、立項等方面存在的具體問題是否真正過問和協調解決?
這些問題,也許是不全面和不準確的,有的是相互交叉的,但只要能解決幾個就很有沖擊力和震懾力!鄧小平同志當年多次談及的“傻子瓜子”的故事、“紅色資本家”榮毅仁1993年當選國家副主席的故事,至今讓我們記憶猶新,深受震撼。由于民營企業發展問題不僅是經濟問題,而且更是政治問題,加之涉及部門多,關聯度大,很多屬于領導干部作風和紀律問題,只有紀委才有這個權威性、領導力和公信力,因此建議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牽頭督察。
我們希望這次專項督察能見人見事見實效,真正解決民營企業渴望解決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并且不能對反映真實問題的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打擊報復,秋后算賬,甚至變本加厲進行迫害。我們希望紀委發揮像政治巡視一樣的利劍作用,通過到民營企業實地走訪、個別談話、調閱案卷、暗訪調查等多種方式,全面了解民營企業發展存在的真實問題,抓住幾個典型案例,深挖根源,公開處理,贏得實效,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李后強:四川省委省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聯主席、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共十五大代表,政協四川省第七屆、八屆、九屆、十二屆委員,四川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曾任眉山市副市長、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四川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
(2023年1月10日)作者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