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1 13:25 瀏覽量:28286 來源:中國質量報
□ 肖永琦
2022年以來,四川省市場監管局把統計分析作為挖掘數據潛能、開展預警交流、推動智慧監管的重要抓手,著力在強意識、建機制、抓常態、重運用上下功夫,既提升了食品抽檢工作效能,又推動解決了一大批潛在風險隱患。
一、以機制為牽引,解決無序問題
統計分析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固定成熟的打法。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始終把數據統計分析作為凸顯抽檢地位、發揮抽檢質效、精準引領監管的重要支撐,采取了三項措施:一是安排專人干。抽調兩名業務骨干統籌全省數據分析研判、質控考核、業務培訓、撰寫質量分析報告等工作,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指導4個業務小組分別建立清晰的數據臺賬,統一制定詳細的抽檢監測統計報表,該局食品抽檢處形成了計劃執行、均衡抽檢、核查處置、復檢異議、信息公布、專項抽檢、標準跟蹤、數據抽查等數據臺賬20余個,實行“臺賬化+集成化+動態化”管理,實現精細化管理目標。二是依靠制度管。堅持落實“月、季、半年、年”常態化統計分析機制,提升統計分析工作時效;每個月分業務條線形成風險統計分析清單,并雷打不動通報全局相關業務處(室、局);每月都向21個市(州)發出抽檢計劃執行進度調度表;每季度、半年、年度有綜合性統計分析報告或者抽檢監測完成情況統計報表,分別用于形勢分析研判、供領導決策參考。即將出臺的《食品安全“監檢聯動”工作規范》《省級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專項資金管理實施細則》都對統計分析工作有明確要求,納入資金績效管理,統計分析工作逐步形成成熟套路和固定打法,用制度保障抽檢工作順利實施。三是納入目標考核。把抽檢數據分析利用與提高抽檢數據質量、運用數據分析研判形勢3項工作納入年度對市(州)黨政同責目標考核,強化培訓引導,提高運用水平,增強做好統計分析工作的敏銳性和主動性。為確保抽檢數據質量,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去年組織專家142人次,開展抽檢數據抽查12期,審查60家承檢機構的81160批次、1106122條數據,對審查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反饋相關地區和機構“整改”,既進一步規范了抽樣檢驗工作,又保障了數據統計分析的準確性。
二、以風險為導向,解決隨意問題
統計分析工作第二個問題就是隨心所欲、毫無目的性。去年以來,四川省市場監管局把統計分析的目的定位在查風險、找根源、強治理上。具體實施中,采取三個步驟:一是全面查。聚焦老百姓關注、既往問題較多、抽檢連續不合格等領域,依托技術手段,深挖細查風險。截至去年年底,全省問題發現率達到4.5%,省抽任務問題發現率達到8.19%,21個市(州)中有8個市(州)問題發現率超過8%。同時以此為契機,加大對抽檢數據的統計分析,聚焦34大類食品以及所有監管環節、經營業態、重點領域,根據業務處室的需求點和關注點,量身打造數據匯總和專項分析報告,讓抽檢數據產生實打實的生產力。二是重點挖。重點對根據監管需要開展的散裝白酒、羊肉湯、粉絲粉條、茶葉、桶裝水、大宗食品等26個專項抽檢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一對一形成分析報告;餐飲具、食用植物油、水產品等8個領域的突出頑疾都在數據統計分析中被挖掘和暴露出來,進入食品安全“守查保”專項行動問題清單。同時通過開展大通量篩查、靶向篩查等方式,在統計分析中做到點面結合,不僅關注“面”上的老問題,也著力通過統計分析的手段過濾食品安全領域摻假摻雜、非法添加等隱性風險“點”,增強了問題治理的靶向性和精準性。三是精準研。去年,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先后召開了8次風險研判會、部門會商會,對抽檢數據分析結果中表現出的主要風險隱患,對可能影響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進行深度分析,從中發現傾向性、系統性、區域性風險問題,形成每季度“風險清單列表”,繪制成“風險隱患研判態勢圖”“風險地圖”,充分凸顯抽檢數據的價值定位。
三、以轉化為動力,解決閑置問題
統計分析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寶貴的資源常常被束之高閣、閑置起來“睡大覺”。四川省市場監管局注意對數據進行詳細研究和系統總結,探索建立“用數據指導監管、用數據推動工作、用數據服務決策、用數據引導公眾”的管理模式,把統計分析、數據轉化的“下半篇文章”做精彩、做到點子上。作用體現最有力的是三個方面:一是指導管理。堅持用統計分析結果校正抽檢方位、指引監管實踐、評價工作狀態等,用統計分析的結果,衡量各項工作質量、推動工作落地見效。通過及時將抽檢統計分析數據結果通報該局相關處(室、局)、市(州)市場監管局和省級有關部門,助力食品安全精準監管;督促“慢半拍”“拖后腿”的地區加大力度,確保工作統籌推動,發揮宏觀調控和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二是輔助決策。對抽檢監測數據的分析報告,包括季度、半年、年度分析報告以及專項抽檢結果信息,堅持定期向四川省委《每日要情》、四川省政府《政務晨訊》和省局《工作周報》報告并刊發;同時根據統計分析的結果和調研情況,撰寫《分析報告》和《調研報告》,供上級機關和各級領導準確把握食品安全狀況、實施科學決策參考。三是防控風險。對抽檢數據分析結果中反映出來的突出風險隱患,及時制定監管提示,通報行業商(協)會、食品生產經營企業及相關市場監管部門,推動問題解決,如水產品、食用植物油、蔬菜制品的問題就有很大的改觀。同時對老百姓關注的重點問題,適時面向公眾發布風險預警提示,引導公眾科學健康消費,收到較好的社會效果。
(作者單位:四川省市場監管局食品抽檢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