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6 15:58 瀏覽量:12441 來源:中國食品報
本報訊 (記者王寧)記者日前從市場監管總局了解到,今年市場監管總局將加強市場監管法治建設,強化立法立規,提升市場監管法律制度的整體性、協調性、科學性。
法律法規是履行市場監管職責的重要依據,立法質量是市場監管能力提升的關鍵因素。要高度重視立法立規工作,時刻關注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以良法促發展保善治。
市場監管總局法規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市場監管法治工作重點在3方面發力:
一是聚焦重點領域,統籌推進法律制度供給。對標建設統一大市場,立足市場監管職責,研究完善市場監管領域基本法律制度。加快推進《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國務院關于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公平競爭審查條例》《禁止濫用知識產權排除、限制競爭行為規定》等法律法規的制修訂,為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以公平競爭促進高質量發展提供法律支撐。修訂《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辦法》,配合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修訂工作,推動市場準入退出便利化。推進《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全面修訂,研究制定《互聯網平臺企業落實合規管理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促進數字經濟規范健康發展。加快推進《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的制定,優化消費環境,充分發揮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推動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提升質量治理效能,支撐高質量發展。推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中藥品種保護條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等行政法規的修訂,嚴格落實“三品一特”安全責任,進一步強化市場監管領域安全保障。
二是密切關注新興領域,強化制度創新。積極應對新經濟新技術新業態對市場監管制度規則的挑戰,有計劃地開展儲備研究,填補制度空白。對于實踐證明切實有效的監管舉措,要及時上升到立法層面,推動市場監管法律制度創新發展。
三是貫徹落實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要求,著力提升立法質效。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強調了黨對立法工作的全面領導,完善了立法權限、立法程序和備案審查制度。要認真學習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將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市場監管的系列重要戰略部署落到實處,體現在各項立法中;要嚴格依照立法程序,深入細致地開展調研論證,廣泛聽取各方意見,踐行立法全過程人民民主,努力凝聚立法共識;要準確把握立法權限,規章要確保符合上位法規定,嚴格依法設定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并與其他相關部門規章做好協調、銜接。
同時,加強執法規范,切實提升行政執法監督效能。
執法能力、執法水平事關市場監管事業高質量發展,要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切實提高市場監管行政執法規范化水平。
一是推動完成市場監管總局權責清單編制和各地權責清單調整工作。分領域、分事項明確權責名稱、權責類型、設定依據、履責方式、追責情形等內容;組織制定辦事指南和權力運行流程圖,用法治給行政權力行使定規矩、劃界限,確保市場監管部門按照法定程序在法定權限和幅度范圍內履職。
二是全面開展法治市場監管建設評價。按照《法治市場監管建設評價辦法》,對《法治市場監管建設實施綱要(2021—2025年)》落實落地情況進行整體評價,強化典型引領,狠抓問題整改,扎實推進市場監管法治建設。
三是嚴格執行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制度。全面落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防范和化解市場監管法律風險。
四是全面落實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制度。加強對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定和管理工作的監督,規范適用行政裁量權基準。
五是認真做好行政復議、應訴工作。把握解決行政爭議的“主渠道”,落實行政復議體制改革要求,扎實辦好行政復議案,研究建立行政復議案件相關問題通報機制,健全行政復議與行政裁決、行政訴訟銜接聯動機制。
上一篇: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
下一篇:以科技之力 讓白酒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