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1 08:53 瀏覽量:26401 來源:中國食品網
2023年6月20日,李后強。
首先熱烈祝賀“豐饒原野.詩意清濛——紀念艾蕪誕辰119周年讀書會暨清濛文旅走廊發布儀式”勝利召開!
艾蕪(湯道耕)是世界的財富、中國的驕傲、四川的品牌。紀念艾蕪,是對生命的敬畏、對人才的尊重、對真理的堅守、對歷史的忠誠、對今人的撫慰、對來者的激勵,可以挖掘許多珍貴的精神養分和學術珠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世界作家很多,艾蕪是其中的大家;中國作家很多,艾蕪是其中的名家;四川作家很多,艾蕪是其中的方家。
他是作家中的明星和高峰,是繞不過的論題,不可不談的話題,無法回避的課題。他是四川的面子、名片、招牌。
人們常問:宇宙存在的價值是什么?我認為,在于維持能量運動,沒有運動就沒有宇宙,也沒有生命。那么,生命存在的價值是什么?我認為,從生物學講,生命的價值就是實現基因的愿望——生存與繁衍!本質是為了維持生命運動,要活下去,要發展。
不論是動物還是植物,都要完成“基因算法”的使命,恪守既定程序的安排。生命的強弱在于基因算法的精巧和基因算力的容質。人與其他動物的差別,主要在大腦,在大腦的神經網絡的聯結密度。密度越大,溝通越快,放電越多(δ函數),表現越聰明,智商越高。從艾蕪作品能夠讀出宇宙的奧妙,能量的沖擊,大腦的電釋,基因的力量。可以說,艾蕪就是看透世間真相的人,但他仍然熱愛生活!他的神經網絡發達,δ函數密集,對于生命具有獨特認識和描述。
艾蕪被稱為流浪文豪、中國的高爾基、當代的杜子美(杜甫)。他是現實主義作家的典型代表,抒情浪漫又嚴謹沉郁,能將文字密碼化、粘結化、景物化、視覺化、音樂化、算力化,化平凡為非凡,化平淡為云淡。他是南向開放的先行者、底層呼聲的上傳者、平地驚雷的逆天者。
《南行記》是他的處女作,成就最高、影響最大、最具藝術魅力,充分展現底層凡人的真善美,是對生命力量的深度刻畫,是對基因愿望的詩性歌唱。生物,需要生存,更需要繁衍,這是基本訴求!《南行記》是鄉土小說的代表,屬于流浪漢形象作品。作者采用主體性敘事方式,從井底看太陽,以“我”為主人公貫穿全書,通過“我”展開故事情節,呈現西南邊陲的見聞,情緒渲染與人物描寫并重,語言幽默詼諧,“情、景、人、物、靈”耦合交融。“我”有時是唯一主角,有時是配角或者旁觀者,風情化、情感化、童心化、神秘化色彩濃厚,富有強烈的哲理性和主觀的抒情性,充滿清新、自然、樸實、正善的生活氣息,讓人看到反抗與斗爭、希望與理想。
艾蕪的長篇小說《豐饒的原野》,由《春天》《落花時節》兩部分組成,1946年由重慶自強出版社在上海出版,描寫了岷沱流域川西農村生活,飽含對歲月往事的追憶,對故鄉親人的思念,對惡霸地主的強烈憎恨,書中人物鮮活生動,具有川西特征和巴蜀烙印。
艾蕪作品大多以社會底層百姓為主角,書寫了一系列小人物的形象,比如竊賊、強盜、窮學生、私煙販者、抬滑竿者、城市苦力、窮苦農民、普通兵士、小知識分子等,他們野性、冷酷、粗暴、無奈,生活的重壓給他們帶來精神創傷和生活惡習。書中人物具有被扭曲的人生、被扭曲的青春、被扭曲的美麗,氣質特異,清麗凄婉,潑辣、機警、英武、粗獷、野蠻、狡詐,甚至有點兇殘、惡毒。艾蕪挖掘他們心靈深處的美好元素,純樸善良,真誠直率,富有正義感、同情心和自發的反抗、追求,使讀者從黑暗中看到光明和希望,看到弱小生命的不屈抗爭和頑強沖擊!有一種“貧窮的情節化和覺醒的革命化”的感悟。
艾蕪作品的異國風情、傳奇故事、綺麗色彩、神秘人物、抒情風格、浪漫情調,是文旅開發的靈感發軔和動力源泉。清流鎮和濛陽鎮是《南行記》的出發地、啟步村、下筆點,與艾蕪人生、情感、成長、作品、成就密切相關。我們應該發揮政府與市場雙手作用,建設“南行清濛文化園區”,打造“艾蕪書院”“艾蕪講堂”“艾蕪影視基地”,做響“艾蕪文學獎”“艾蕪育人基金”,把艾蕪作品搬回新都和彭州,反哺家鄉父老,實現他的豐饒原野夢想!甚至可以考慮命名“艾蕪鎮”“道耕村”“艾蕪學校”,打出“清濛:《南行記》的出發地”廣告。采用實景化、影視化、數字化手段,復盤南行記場景人物,展示東南亞風光,再現作品原型風貌,重播異域奇人、奇遇、奇事、奇物、奇景、奇貌。精準繪制艾蕪的足跡地圖,特別是在云南、緬甸等地的具體路徑,讓艾蕪作為向導,帶領游客穿越時間隧道,領略異域異景,跟著艾蕪重走南國。
清濛文旅走廊,位于川陜橋頭堡,是太陽神鳥棲息地,明清會館匯聚地,移民文化厚重,古蜀韻味十足,川西風情獨特,可以把艾蕪作品中的人物故事納入文創題材,復原作品精華,解決走廊特色不鮮明、個性不突出的問題,把有關艾蕪的影視、歌曲等集中在走廊,增強獨創性、唯一性、吸引力、記憶力,提高曝光度、傳播度和知名度。應該把走廊定位于“中國式現代化的鄉村表達”、“公園城市的文化呈現”,融入成德眉資都市圈,鏈接三蘇文化、三國文化、三星堆文化,統籌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把項目“謀劃、策劃、規劃、計劃”放在第一,推進三產融合,發展高次產業,建設文化民宿。
在旅游“五覺悅變”(視覺、味覺、聽覺、嗅覺、觸覺)和文創“四個層面”(物、人、神、信)大做文章,打造多個網紅點,吸引Z世代消費者,把清濛“隔離墻”變為“聯通橋”,把清濛“分界線”變為“鏈接線”,把清濛“界面”變為“封面”,,把清濛“邊沿”變為“前沿”,讓鄉村繁榮,群眾受益,投資人賺錢!最終是,讓艾蕪作品復活,讓生命充滿力量,讓人民都有信仰,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做出貢獻!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聯主席、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二級教授、四川大學物理學教授、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導師李后強2023年6月20日在“豐饒原野.詩意清濛——紀念艾蕪誕辰119周年讀書會暨清濛文旅走廊發布儀式”上的發言摘要)
上善品牌傳播網,品牌傳播,做有價值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