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0 11:44 瀏覽量:24146 來源:中國食品網
如果說歷史上的珍酒承載著偉人的期盼和囑托,是借助國家力量成就的一段酒業傳奇佳話,那么如今的珍酒繼承著釀好酒的樸素愿景,是用工匠精神和品質信仰鑄就的天之美祿。
珍酒傳奇而曲折的發展歷程,一定程度上是近代中國白酒產業發展的縮影,體現了白酒這個古老行業的在現代經濟中的發展韌性和發展廣度。
從1975年到2023年,珍酒以48年的匠心堅守,捍衛“酒中珍品”的美譽。尤其是完成改制后,珍酒在吳向東執掌下的,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依靠“優質產能、優良產品、優秀品牌”的厚積薄發,迎來了價值釋放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貴州珍酒石子鋪老廠區)
天之驕子,名揚海外
2009年是珍酒發展史上的一個特殊轉折點。這一年,珍酒徹底跌入低谷,也正是在這一年,珍酒順利完成改制,逐漸擺脫困境,重新走向名酒復興之路。
珍酒誕生于1975年,相較于汾酒、茅臺悠久的釀造歷史,珍酒顯得有些年輕。但作為后起之秀,珍酒的發展實在太過驚艷,其品牌起源之深厚、發展之快、成就之高、影響之大,行業中絕無僅有,頗具傳奇色彩。
珍酒誕生于有“中國白酒一號工程”之稱的國家級白酒重點科研項目。單論出身,珍酒就已經處在大部分酒企終其一生也難以到達的高度。其誕生后13年里,不僅得到行業最高級別鑒定會的肯定,更快速成長為貴州三大醬香品牌之一,同時還被列為招待外國領導人宴會選用酒。不難想象,珍酒除了擁有過硬的品質以外,國家的大力支持也是傳奇故事的推動力之一。
相關資料顯示,90年代初,珍酒60%產能都用于出口創匯,剩余少數產品在貴州地區銷售,缺乏全國知名度和市場基礎,這也為珍酒后來的式微埋下伏筆。
90年代中,剛剛完成廠房擴建、人員擴充的珍酒,還沒來得及大干一場,就遭遇了國家的宏觀調控,巨大市場和資金壓力,讓珍酒深陷發展的泥潭,并逐漸走向衰弱。
(屬于珍酒的“1234”)
酒中珍品,因變而興
經過十余年的苦苦掙扎,珍酒不僅沒等到行業春天,企業負擔反而越來越重,直到2009年,珍酒幸遇“伯樂”吳向東,貴州珍酒廠改制組建成立貴州珍酒釀酒有限公司后,才重新煥發生機。
2021年,吳向東執筆寫下《我心中的傳奇珍酒》,在文章中,他回憶了和珍酒相遇的故事。他寫道:這時候(2003年),我就開始關注貴州珍酒廠。珍酒廠有底蘊,品牌故事獨特,充滿傳奇色彩,國家領導都關心過這個廠的創辦和發展……” 在拿到貴州珍酒經營權后,吳向東表示:在如獲至寶的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于是暗暗下決心,一定要把珍酒廠搞起來。在吳向東的主導下,珍酒開啟了令人矚目的“珍酒速度”。
組建新的管理班子、實施廠房改造、擴招員工、召開產品發布會……珍酒改制之后的三年間,陸續投資逾10億元,對珍酒廠區改擴建。
此后,珍酒累計投入近百億,用于增加產擴能,并陸續啟動萬噸優質醬香白酒擴產項目,陸續規劃并推進石子鋪老廠區、趙家溝生態釀酒區、白巖溝珍酒莊園、清溪溝釀酒基地、茅臺鎮雙龍村釀酒基地和仁溪溝釀酒基地六大項目建設。
珍酒的產能也屢創新高。2020年突破萬噸,2021年實現投產2.1萬噸,2022年投產3.5萬噸,2023年下沙季,珍酒投產4萬噸,儲酒達6.5萬噸,釀酒產能穩居貴州醬酒行業前三。
改制后珍酒成功實現了鳳凰涅槃,從一家瀕臨破產的酒企,到今年上半年實現收入23.06億元,產區面積由285畝擴大至2400余畝,年產量由2000噸上升至40000噸,員工人數由200余人增加至8000余人……珍酒核心競爭力、品牌影響力、市場凝聚力與日俱增,成功躋身醬酒頭部之列。
2023年4月27日,以珍酒為核心企業和旗艦品牌的珍酒李渡(6979·HK)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成為港股白酒第一股、中國醬香白酒第二股。傳奇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珍酒由此掀開發展的新篇章。
(珍酒高粱種植基地)
恪守傳承,匠心釀造
品質是酒企發展的根基,同樣也是珍酒能在沉寂多年后,走向振興的根本。
珍酒的命名,取自于國家領導人對其“酒中珍品”的肯定。而在定名珍酒之前,已經經過長達10年的試制試驗,試制試驗的參與者,幾乎涵蓋了當時中國醬酒領域最高成就者,堪稱“醬酒天團”,包括茅臺酒廠原廠長鄭光先,總酒師張之云等。
試制團隊既包含了醬酒生產工藝巨匠,也有管理專家。正是憑借強大的團隊陣容和技術力量,珍酒在1985年成功通過鑒定,試驗宣告成功,強大的團隊陣容也為珍酒后來的工藝傳承和品質保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此后,珍酒在傳承大曲醬香釀造工藝基礎之上,追求極致化、精細化釀造。在珍酒生產一線,有一個嚴格的“四雙鞋”管理制度,上下班一雙鞋,在車間釀酒一雙鞋,去食堂吃飯、在廠區活動又要換一雙鞋,到了廁所還有專用的一雙鞋。“四雙鞋”制度是珍酒48年來追求極致釀好酒的縮影。
經過工藝傳承創新,珍酒逐步建立出了一套成熟的質量技術體系,從原料的精選、場地的清潔、微生物的培養、工藝參數的確定、到人員的搭配等都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從而保證了珍酒的品質,塑造了珍酒獨特的風味。
酒者,天之美祿。一杯好酒的釀造,不僅受原料、工藝的影響,與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氣候也有著莫大的關系。
珍酒所在的匯川區,地處世界美酒帶——北緯28度。位于赤水河上游,地下水系發達,地熱資源足、溫泉多,擁有獨特的“匯川小氣候”,非常有利于微生物生長聚集,形成理想的釀酒環境。
珍酒不斷踐行高品質戰略,隨著投產和儲酒規模的持續擴大,可以預見,珍酒未來的品質和風味將會得到進一步強化。
(珍酒·珍三十)
品質引領,飄香全國
隨著消費需求日益升級,中國白酒市場正經歷著重大變局,中高端產品逐漸成為市場主流品類,如何通過持續完善產品結構、擴大市場份額、夯實市場基礎,是酒業共同的新思考。
近年來,珍酒通過聚焦消費需求,以品質為引領,持續升級的產品戰略,不斷優化和豐富產品矩陣,陸續推出珍酒系列、映山紅系列、高端光瓶酒系列、文創系列等產品,形成多品牌矩陣全面發展的模式,在體現其品質、價值、品牌等維度的自信的同時,也在市場,尤其是高端和次高端市場中贏得亮眼的表現。
在產品戰略上,珍酒構建了“一核雙重”的全新品牌戰略體系,即以“珍酒”系列產品為核心品牌,“老珍酒”“映山紅”系列產品作為重點品牌。“一核雙重”實現不同的目標市場全價位覆蓋,主力單品和系列產品勢能凸顯,為珍酒品牌的崛起與發展打下了深厚的市場基礎。
在市場端,珍酒加速渠道建設,建立起更緊密的利益共同體。聚焦貴州、河南、山東等6個核心省份,培育上海、北京、浙江等8個重點市場,孵化全國其他有醬酒氛圍和基礎的多個潛力市場,確立了“6+8+N”全國市場布局,同時匹配銷售團隊,進行精細化的市場運營,逐漸打開珍酒全國化道路。
目前,珍酒已成為的全國性醬酒頭部品牌,而珍十五、珍三十等產品已經成長為全國知名的大單品。
(珍酒釀酒車間)
雄關如鐵,珍酒可期
上市后,珍酒李渡因在市值、流動性、基本面等方面優異的表現,僅僅用了4個月就得到“港股通”認可。
9月5日,珍酒李渡被正式納入“港股通”,此后,珍酒李渡股價一路高歌,一月內累計漲幅近30%,市值最高達430億港元。
而作為珍酒李渡的核心企業,在資本的賦能下,珍酒在品質、工藝、產能、品牌、文化等方面優勢將被進一步強化。
珍酒李渡上市后的首份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珍酒實現營業收入23.06億元,同比增長15%,占珍酒李渡總收入的65.6%。在行業整體遇冷趨勢下,珍酒的逆勢增長,展現出了自身較強的穿越周期能力、適應性和增長韌性,同時也未來發展打開了更加廣闊的想象空間。
在珍酒上市答謝晚宴上,吳向東表示上市只是一個珍酒新的起點,并用七句話描繪珍酒未來發展方向,即“一絲不茍釀美酒、精雕細琢造產品、耕植文化創品牌、誠心誠意建渠道、精心策劃搞體驗、實實在在做企業、勇擔責任促振興。”
行業人士對此評價:這七句話看似簡單,但透露的信息量巨大,既包含了珍酒高品質核心戰略,又包含了聚焦產品升級、文化賦能品牌、渠道拓展和體驗營銷四大發力點,更體現了珍酒實業興邦的價值觀和勇擔社會責任的企業情懷。
(珍酒趙家溝生態釀酒區)
當前,珍酒仍持續以優質產能擴建為核心,完善優質醬酒產能儲備,以優能、優品支撐企業高質量發展,致力于推動“十五五”期間實現產能將達10萬噸、儲酒40萬噸的發展規模。屆時,珍酒或將成為帶動上下游超過千億產值的“龐然大物”,成為助力貴州經濟發展和助力鄉村振興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