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2 14:59 瀏覽量:31371 來源:中國食品報
中國奶業歷史悠久,源遠流長。2014年在我國新疆羅布泊小河墓地,中外科學家發現了公元前1615年的奶酪實物,距今已有3600多年,由此可知,我國奶酪制作至少始于夏末商初。奶酪是我國西部民族一種非常古老的奶食,如今中國各地仍有許多不同形態的傳統奶酪產品,深受百姓喜愛。奶酪在我國內蒙古被稱為奶豆腐,在青海和西藏等地稱曲拉,在廣東稱乳餅,在云南稱乳扇,在新疆等地稱蘇孜拜、奶疙瘩。所用凝乳方法既有古老的酸法,也有當今流行的凝乳酶法,還有醇法等,結合加熱或濃縮技術,可制成宮廷奶酪、酪干等。
鞍達奶酪
黑龍江省安達市是我國近代乳業的發祥地之一。奶酪制作緣于1903年中國中東鐵路通車,帶來了一種俄式奶酪,制作手法特別,稱“俄式不殺菌球型奶酪”。1920—1937年,白俄僑民開始雇傭一批安達青年制作奶酪,這些人后來成為熟練的奶酪工匠;1945年東北解放后,中共東北行政委員會在安達縣陸續開辦了兩家奶酪廠,這批奶酪工匠發揮了重要作用;1952年,兩廠奶酪總產量已達110噸;1956年,兩個奶酪廠及職工全部并入國營安達縣乳品廠,繼續生產俄式奶酪50余年,直至企業改制;2006年更名為黑龍江鞍達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該奶酪技藝在安達已流傳100多年,傳承4代人,堪稱中國國產凝乳酶型硬質奶酪杰出代表。2019年,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授予安達“中國奶酪之鄉”榮譽稱號。
宮廷奶酪
宮廷奶酪也稱扣碗酪、米酒酪,是傳襲清廷皇家工藝的一種新鮮奶酪,是我國傳統新鮮奶酪的典型代表之一。在清代,許多極具特色的民族奶食進入宮廷,經皇宮御膳房改進,形成了宮廷乳制品系列,如宮廷奶酪、酪干等,因選料嚴格、做工精細、品類豐富、創意奇巧,成為滿漢全席經典奶食。宮廷奶酪傳統制作是將新鮮牛乳溶解白砂糖,加入適量江米酒攪勻并分裝入碗,置于加蓋的大木桶中,經桶內木炭火盆加熱烘烤后,再冷卻而成,滑潤細嫩、涼爽清淡、奶香四溢。
姜撞奶
姜撞奶也稱姜汁奶,是中國南方地區一種別具特色的傳統新鮮奶酪,一百多年前起源于我國廣東珠江三角地區,尤以廣州市的番禺區、佛山市的順德區知名。姜撞奶是以當地水牛奶為原料,利用生姜中的生姜蛋白酶,使牛奶凝固而成,是典型植物蛋白酶型新鮮奶酪、口感香醇爽滑,甜中帶有姜汁辛辣味,風味奇特,名揚珠江三角、港澳地區以及東南亞。制作要點是將鮮生姜洗凈去皮,磨碎榨汁置潔凈碗中備用,將水牛奶加入砂糖攪拌溶解并煮沸,待奶溫降至60—80攝氏度時,按1湯匙姜汁兌500克奶比例,將牛奶倒入盛有姜汁的碗里,靜置3—5分鐘凝固后即成。美味關鍵在“撞”字,奶在4—5秒內倒完,使牛奶與姜汁碰撞,甜與辣一瞬間完美融合,才能產生完美口感。有趣的是當地人把“凝固”有時叫“埋”,也稱“姜埋奶”。
北京奶酪
北京奶酪是原北京東直門乳品廠(隸屬原北京牛奶公司)20世紀80年代引進北歐奶酪設備生產制作的”,供給各國使館和涉外飯店等。北京奶酪屬典型原味浸洗硬質奶酪,是初食奶酪者較易接受的一種奶酪,制作技藝類似荷蘭艾達姆奶酪,口感溫和、柔嫩略帶咸味。北京奶酪的特別之處,是在制作中要經過浸洗工序,把一部分乳清排出后,倒入熱水,洗掉凝乳塊中的部分乳糖。熱燙和浸洗的水溫越高,凝乳塊脫去的水分就越多,奶酪的硬度就越高。
奶豆腐
奶豆腐是我國內蒙古牧民日常生活飲食中的傳統奶酪。奶豆腐蒙古語稱“浩乳德”,一般是先將牛奶經自然發酵變酸后提走奶油,再經溫火熬煮,一邊攪動一邊除汁除沫,待形成濃稠的軟團時,倒入雕有圖案的奶豆腐模具里成型,置于陽光下自然曬干而制成。由于發酵程度不一,奶豆腐味道通常由微酸到很酸不等,如加入適量糖即成酸甜味的奶豆腐,很受兒童喜愛。閑暇時,牧民常將奶豆腐泡在奶茶中享用。奶豆腐含水低,貯存時間長,攜帶方便,許多牧民外出放牧或出遠門都會帶上奶豆腐作為干糧。近年,結合傳統工藝,已開始工業化生產奶豆腐。
乳餅
乳餅也叫乳腐、牛乳片,是我國南方如廣東、云南、廣西等地群眾常吃的一種奶酪。廣東和廣西等地以水牛奶為原料,借助食醋凝乳制作乳餅;云南則用羊奶或牛奶為原料,通過用自然發酵羊奶的上層清液(稱酸水)使奶蛋白凝固來制作乳餅。共同點都是凝乳后再瀝干乳清取凝塊而制成。我國制作乳餅的習俗久遠,至少起源于明朝。乳餅不僅風味獨特,可常溫保存,而且吃法很多,可以煎、蒸、煮、烤,或者蘸糖吃。百姓人家經常吃水煎乳餅,品其本味;青豆米燴乳餅則是回族群眾的傳統美食。
乳扇
乳扇是我國云南白族等民族喜食的一種傳統奶酪,用熱的木瓜酸水加入牛羊奶制成。乳扇出自白語“yenx seinp”。yenx 是古漢語“乳”字的白語轉讀,seinp 是白語“絲線”的意思,古漢語譯為“乳線”,不諳白語的人形容其“形如折扇”,因此,“乳扇”系半意半音之譯。雖然乳扇沒有確鑿的史料記載,但仍能尋覓到自古沿襲的痕跡,如,以元代《白古通紀》為藍本的明朝《南詔野史》記有“酥花乳線浮杯綠”,由此猜測,乳扇可能出現在元朝。
酪干
酪干也稱奶酪干、炒酪干,緣于清朝皇宮御膳房,制作方法類似宮廷奶酪,使用醇法凝乳,經加熱濃縮和炒制而成,呈誘人的金黃色或琥珀色,常配以花生仁、杏仁、芝麻、葡萄干、核桃仁、瓜子仁等輔料,黏軟耐嚼、滿口余香,是北京地區頗具特色的傳統奶酪,傳承至今。創建于清光緒初年的“奶酪魏”就是以擅長制作炒酪干而聞名京城。酪干的制作要點是將鮮牛奶倒入鍋中,預熱到約80℃,加入適量白糖攪勻溶解,待煮沸后加入適量江米酒并攪勻,然后溫火熬制并間隔分次地將大凝塊分成小塊,熬至水分(乳清)漸少且鍋中凝乳呈糊狀時便開始快速不停拌炒,直至變稠變干,再加入適量干果仁,拌勻后出鍋入盤,晾涼即成。
?。v文)
《中國食品報》(2024年03月12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