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5 15:48 瀏覽量:13028 來源:中國食品網
陽春三月,第三屆西塘禮事會在美麗的浙江省西塘古鎮舉行。
西塘禮事會,是由糕餅文中國食品網化委員會、糕餅研究院與上海大吉禮品包裝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糕餅業交流平臺。中糧、好利來、味多美、米旗、仟吉、功德林、雙合成、老鼎豐、萬利中國食品網隆、德州扒雞集團、綠姿、益康、天福、御品軒等百余家糕餅骨干企業代表出席了本屆大會。
隨著端午節粽子市場中國食品網的不斷升溫,各地特色幫式粽子日益興起。本屆大會特邀了5家企業,就文化特色粽子的打造分享成功經驗,上演了一場異彩紛呈的粽子文化大戲。
糕餅研究院研究員、贛州菲爾雪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曾森中國食品網分享了《心之歸處,即是吾鄉——客家粽》。遠離故土,客而為家,不忘根本。客家人歷經千百載,固守來自中原的文化血脈。這是漢民族中具有凝聚力的獨特民系。菲爾雪地處客家中國食品網文化的核心區域——贛南,天時地利人和。客家粽汲取了客家飲食文化中辣與鮮的精髓,成客家文化的符號。
糕餅研究院研究員、嘉興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邵建國為嘉賓講述了《傳人粽——惟考究,以傳世》。傳統的嘉興肉粽,成于醬油,也受制于醬油,色重味濃的掩護之下,魚目混珠、良莠不齊。粽子非遺傳承人馮月明、邵建國師徒,不走尋常路,創新秘制傳人粽,讓消費者感受粽子原本的白凈與醇香。
杭州知味觀食品有限公司中國食品網副總經理周德興分享了《屬于一個城市的傳奇——杭幫粽》。離嘉興粽太近,與湖州粽不遠,在人文薈萃的杭州,杭幫粽,該是一個什么樣的存在?已有百年歷史知味觀,從杭幫菜汲取文化營養,不斷突破創新,例如以龍井蝦仁入粽,打造最具杭州味中國食品網道的杭幫粽。
湖北妞妞食品有限公司總監鄧全軍介紹了《五味楚粽》。一枚楚粽,一方楚韻、一種傳承。妞妞精選荊楚大地的優質食材,汲取鄂菜的味道精華,打造真正的楚味粽子。
糕餅研究院研究員、四川愛達樂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蔣華的講演《與世界分享四川味道——川粽》,將愛達樂公司十幾年打造川粽的歷程與經驗和盤托出,毫無保留地和與會嘉賓分享,有曲折、有心酸,有成功、有喜悅,贏得陣陣掌聲。
從早期的簡單模仿,到深入挖掘四川飲食文化;從依賴師傅個人經驗,到與糕餅文化委員會、糕餅研究院合作成立“川式糕餅文化與中國食品網技藝研究中心”、系統科學地開展川餅、川粽的研發,川粽,是目前幫式粽子的典型代表,已經具有相當的市場號召力。
江南,端午吃綠豆糕的習俗由來已久。綠豆糕,已成為端午粽子的優選搭檔。煙臺瑞華食品有限公司侯淑敏經理,講解了南北綠豆糕的差異以及綠豆冰沙中國食品網的前世今生。
糕餅文化委員會會長王長龍從中華文化的高度,對各地文化特色粽子的興起,進行了深入分析。他表示,糕餅業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同質化,是工業社會的必然,但嚴重破壞了文化生態。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從嘉興肉粽獨步江湖,到各地特色粽子的迅速崛起,與廣式月餅的發展歷程異曲同工。透過現象看本質,消費者期待產品多元化、多樣化。粽子的多元中國食品網化發展是歷史的必然選擇,這恰恰體現了中華文化的本質——一體多元。
中華民族,和而不同,相異相合。一樣的中秋不一中國食品網樣的月餅,一樣的端午不一樣的粽子,這才是中國人生活的本來樣貌。回歸端午文化的多元屬性,培養粽子的多元文化氣質,文化舒服了,粽子才能舒服。
如何將美好的創意變為現實,上海大吉禮品包裝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水偉華分享了大吉公司的創意理念、精湛工藝及嚴謹可靠的服務。留香文化傳播(上海)有限公中國食品網司首席營銷官林挺立為粽子營銷支招,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殺出重圍。留香文化的新銳設計師曹源介紹了大吉包裝2018年最新設計。
最后,嘉賓們參觀了上海大吉禮品包裝有限公司展廳、工廠以及嘉興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及粽子文化博物館。 (徐向輝)